科室: 乳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趙海軍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以準確發現乳腺癌,且方法簡便、安全、創傷小,費用低廉,是一種敏感性及特異性比較高的微創檢查方法,易被患者所接受,在臨床上有較大的應用範圍。但它只能做病理細胞學檢查而不能做組織學方面的檢查,無法判斷細胞起源,通過製作細胞蠟塊進行免疫組化檢測可以進一步輔助診斷。
  對晚期乳腺癌患者,細胞學檢查明確診斷後,可進行新輔助化療或放療,並根據初步的細胞蠟塊免疫組化檢查結果指導化療方案。對反覆針吸細胞成分少或有疑問,難以作出細胞學診斷的病例,而臨床高度懷疑惡性腫瘤者,應建議手術活檢。如若細針穿刺做出肯定診斷的病歷,可以常規做免疫組化,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目前,乳房彩超、乳腺鉬靶、乳腺核磁、乳腺PET-CT、粗針活檢、鉤針定位、乳管鏡活檢等手段的應用,為乳腺癌的診斷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但終其實用、價廉的效果來說,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都無可媲美。而且,通過臨床觀察,對結節狀增生腺體組織、條索狀增生腺體組織、塊狀增生腺體組織等有形的乳腺增生性疾病,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能夠取得鍼灸疏通經絡,鍼灸鎮痛,鍼灸散結的效果,達到了對乳腺增生病變診斷和治療的完美結合。
  細針穿刺方法:採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筒芯的後面加特殊製成的手柄,起到手握方便,保持持續增大負壓的作用。

  常規消毒後,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腫塊,穿刺針進入腫塊內,右手用力握住特製手柄成負壓,穿刺針在腫塊內來回抽取2~3次,必要時在腫塊不同方向穿刺,但針尖不應超過腫塊的對側面,以免如果為惡性腫瘤時將腫瘤細胞推向對側的正常組織內,引起腫瘤的播散。
  吸取後,退出腫瘤將針筒去除,去除負壓,再將細針拔出。然後將針筒抽吸一些空氣後再連線針頭,針筒內的空氣推出,將針頭內的液體及細胞置於玻璃片上,快速製成塗片4-5張,DQ染色。
  DQ法:是將滑液塗片放在空氣中乾燥,然後相繼在甲醇固定液中蘸5次,染色液I(曙紅G)中蘸5次,染色液II(噻嗪染料)中蘸5次,然後用蒸餾水小心沖洗。整個染色過程大約需用15秒鐘。隨著社會衛生知識的普及,人們對乳腺癌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乳腺癌患者因而能及早就醫,使乳腺癌的早期診斷變得可能。
  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乳腺癌從“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療”轉變到“最小有效治療”的理性手術方式上來,乳腺癌的治療從單一的解剖生物學模式向社會心理生物學模式轉化,但在作出乳腺癌臨床診斷並進行治療之前,必須通過活檢取得病理組織學診斷依據,方可進行進一步具體治療。
  為此,若能外科手術前微創明確診斷,可為醫生及患者提供更多的思考時間,並根據患者個人具體情況選擇更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使得乳腺癌治療更加合理。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不僅達到了診斷的微創,並且取得了治療的主動,特別對鉬靶分類達到3級的患者有早期診治的積極意義。

  隨著細胞學診斷技術的提高,該項檢查已經擴充套件到分子生物學,免疫組化檢查、DNA定量測定、端粒酶檢測、性激素受體檢測、Her-2測定等。
  對於臨床可觸及乳腺病變患者,臨床醫生更青睞持續負壓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其簡單、快速、經濟,病人痛苦小,穿刺後併發症少,市婦產醫院乳腺外科研究了細針穿刺後細胞塗片,採用DQ快速染色法,可在1分鐘之內完成染色,並進行判斷,較其他方法簡單快速,且該檢查方法對乳腺腫瘤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
  通過對100例細針穿刺細胞學肯定診斷的乳腺癌患者,經術中快速冷凍及病理活檢為癌,無假陽性診斷,可見細針穿刺細胞學診斷乳腺癌方法可靠,並可作為臨床醫師實施手術的依據。
  腫瘤分子標誌是指腫瘤組織和細胞產生的異常表達的生物活性物質,能反映腫瘤生長、浸潤、轉移及發生發展等方面的惡性生物學行為。ER、PR、CerbB-2和Ki67是具有經典意義的一類標誌,其表達狀態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化療的選擇及預後有重要意義,因而免疫組化染色變成最常用來評估腫瘤組織學狀態的方法。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細針穿刺標本的免疫組化是否能準確反應整個腫瘤的組織學狀態。將細針穿刺吸取的細胞製成細胞蠟塊,其最大特點是可以連續切片,用於多種抗體染色以滿足診斷需要。
  細胞蠟塊作為細胞學診斷中重要的輔助手段,在國外已作為常規技術操作。與金標準病理組織相比,細針穿刺存在細胞數少的缺點,只能通過採用多方向,甚至多點取材以便得到更多的細胞數,並且在完成直接塗片後把針頭內殘留的細胞沖洗出來製成細胞蠟塊。
  細針穿刺細胞學微創診斷方法簡單、快速、經濟、準確,不僅可為乳腺腫瘤進行定性診斷,其診斷符合率高,而且通過製作細胞蠟塊使得細胞學免疫組化變得簡單、實際,可以準確反應整個腫瘤的組織學狀態,值得臨床推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