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外科 副主任醫師 石造計

  有的結腸炎病人因為害怕魚肉葷腥等不容易消化,所以長年吃素食或稀飯、爛麵條。由於素食中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相對不足,時間長後病人一般多較消瘦,有的會出現貧血、血漿蛋白低下,抗病能力也下降,導致病體更難恢復。同時,素食含纖維素較多,可促進胃腸蠕動,可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對腹瀉、大便稀溏為主的結腸炎患者並不合適;過多、較硬的纖維素還會對結腸炎的炎症、潰瘍病變處有較大的刺激,反而不利於腸道病變的恢復。

  1、喝酒能殺死腸中的細菌

  曾在門診遇到有些慢性結腸炎病人,不但不注意飲食,而且還繼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回答說:“我想我的結腸中是因為腸子中有許多細菌和蟲子引起的,我要讓腸中的這些細菌和蟲子辣死、醉死。”這種樸素的想法,在外人看來有些可笑,在長期受慢性結腸炎折磨並得不到有效治療的患者中,有這種想法或類似想法的人也許不在少數。

  雖然目前對慢性結腸炎的病因還不清楚,但一般認為與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無明顯關係,不是什麼腸中“有細菌、有蟲子”的說法,採用喝酒、吃辣的方法去“殺菌、殺蟲”是毫無根據的,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因為喝酒、吃辣會刺激胃腸道,導致胃腸道充血、蠕動加快、分泌增加,因此會加重膿血便、黏液便、腹瀉、腹痛等症狀,影響疾病的恢復。

  2、認為慢性結腸炎肯定有腹瀉症狀

  有的患者認為結腸炎患者一定有腹瀉症狀,自己大便乾結難解,肯定不會是“慢性結腸炎”。因此不理解自己大便乾結、排便困難卻被診斷為“慢性結腸炎”。

  原來“慢性結腸炎”的診斷是一種病理診斷,主要依據是結腸的某一段或全部黏膜層和黏膜下層有輕度至重度炎症。雖然大部分“慢性結腸炎”患者可見到腹瀉、大便稀溏等症狀,但有個別患者卻表現為大便乾結或大便困難。因此,大便乾結與“慢性結腸炎”的診斷並不矛盾。

  3、把“慢性結腸炎”當作“便祕”治

  慢性結腸炎的患者中有不少肛門墜脹、有裡急後重、排便後便意不盡的患者。這些患者的大便往往並不幹,多為稀溏,甚至每日大便2-3次。因為排便困難,而當作便祕服用通便藥,雖然服通便藥後大便會變得暢快些,但停藥後症狀依舊,甚至排便更加困難,時間長了還會形成對通便藥的依賴性,治療更加困難,形成惡性迴圈。

  這種所謂的“便祕”多發生在肛管或直腸炎症的情況下,因為腸壁炎症的刺激,造成墜脹、便意感。這種便意感,並不能因排便而消失,所以病人感到排便困難,排便後便意仍不消失。但通過治療肛管、直腸的炎症,肛管直腸的炎症消退後,這種排便不暢的感覺就會逐漸消失。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治療重點應當在“慢性結腸炎”上,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4、將大便中的粘液當作“腸黏膜”

  常有患者在訴述病史時,說大便中有很多“腸黏膜”,神情十分緊張。百聞不如一見,看過後才知道原來所謂的“腸黏膜”是團黏液。“黏膜”和“黏液”雖為一字之差,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黏膜是覆蓋在人體與外界相通的管腔表面的一層組織,有細胞腺體、血管等;黏液是由黏膜分泌的產物,就像鼻涕是由鼻腔黏膜所分泌的一樣。在炎症情況下,腸道一般不會排出黏膜,但炎症能刺激黏膜分泌更多黏液。黏膜和黏液在外觀上是可以區別的。黏膜是有結構的組織,薄薄一片呈肉色,仔細觀察可發現樹枝樣分佈的毛細血管;黏液無色透明,有時呈蛋清樣半透明,成堆或成團,沒有組織結構。除了腸道發炎以外,排出黏液的情況還有腸易激綜合徵、大腸腫瘤等。

  5、認為灌腸是治療慢性結腸炎的最好方法

  由於受某些廣告的宣傳,很多慢性結腸炎患者常問起“灌腸不是治療結腸炎的最好辦法嗎?我的病能不能用灌腸的方法治療?”跟其他疾病一樣,在不同的病型和不同的階段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沒有絕對最好的方法。據觀察,灌腸療法對膿血便和直腸症狀頗有療效,一般用藥後數天即可見症狀明顯緩解。但由於直腸粘膜對藥物吸收和灌腸療法本身的侷限性,並不是任何藥物都可採用灌腸的方法給藥的,相當多的病例單獨採用灌腸療法其療效並不明顯,且症狀緩解後容易復發。所以,灌腸療法不能完全代替其它的治療。對大部分結腸炎患者,灌腸療法只能作為輔助療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