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科 副主任醫師 孫淑萍

  耳屎,顧名思義,是耳朵裡的粑粑。很多人愛乾淨的人士認為,耳朵裡的屎是髒東西,一定要把耳朵掏得乾乾淨淨的,心裡才舒服。這樣做對嗎?
  耳屎,又名耵聹,是外耳道面板裡的耵聹腺分泌的淡黃色粘稠物,大部分人的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後呈薄片狀,或粘在耳道面板上,或脫落在耳道內。少數人的耵聹呈暗褐色粘稠油脂狀,俗稱“油耳朵”。
  耳屎之所以存在,有它存在的價值:
  1、耳屎有特殊氣味,能阻擋小飛蟲之類的小動物進入耳內;

2、耳屎能保護外耳道面板,粘附外來物,如頭髮、灰塵、水等。正常情況下,耳屎能隨咀嚼、講話能自行排出,無需處理。
  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掏耳朵呢?
  1、耳屎太多凝結成團塊,堵塞外耳道,影響聽力;

2、耳屎粘在耳膜上,吃飯、咀嚼時耳內轟鳴;

3、油耳屎;

4、有耳痛、耳鳴、聽力下降等不適,影響醫生檢查耳朵時。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不能自己掏耳朵或讓其他人(醫生除外)協助掏耳,即使有帶發光的挖耳勺。
  如果讓非專業人士掏耳朵,會有哪些危害呢?
  外耳道是一條略微彎曲的通道,最深部是鼓膜。首先,掏耳者非專業技術人員,用力不當有可能會掏破耳道面板,導致耳道流血甚至感染(一旦感染,那是疼得覺也睡不著的);其次,有可能戳破鼓膜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甚至併發中耳炎(鼓膜對我們好關鍵、好重要,一定要保護好它喲);再次,掏耳朵的工具一般非常簡陋,如頭髮、火柴棒、小樹枝、挖耳勺、棉棒等,都不能做到很嚴格的消毒(這麼粗暴地對待我們的耳朵,想想都肝兒疼),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很多人會共用掏耳工具(採耳的地方很多見),會傳染疾病的哦。人乳頭狀瘤病毒最為多見,會越長越大,會傳播種植在耳道其它地方,堵塞耳道,影響聽力,手術切除容易復發。最可怕的一點,它會癌變!

  看完這些,您一定膽戰心驚吧?掏個耳屎還這麼多危害,怪嚇人的!害怕就對了,沒事別亂掏耳朵(不掏好癢啊!忍著,或者來找我!),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到醫院找專業的耳科醫生來處理,我們都有一雙無比靈巧的手,掏耳屎對我們來說so easy!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