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病經過正確的臨床診斷程式,診斷清晰後,排除了由於胸腰部椎管內極端的情況或特異性病變(腫瘤、血管畸形、脊髓病變等)引起的痛症。爾後需要對各種病症作出相應的合理治療。首先,須確定有無手術指徵,這是極其重要的,否則會貽誤病情,各種非手術治療方法的選擇與配合要根據病情的變化而定,即不同病症的不同的發病階段提供的治療手段與方法各異,治療程式亦有所不同。要做到針對性強,療程短,療效好,安全可靠;對因和對症並重,達到損害組織的修復與肢體功能恢目的。河南省人民醫院疼痛科馬松鶴
一、臨床治療的理論基礎
(一) 腰椎管內組織損害的病理生理
腰椎管內的原發性發病因素主要分成兩類:(1)力學性因素。由於椎間盤的突出,黃韌帶肥厚變性,後縱韌帶增厚,小關節肥大,椎管狹窄等所致的機械性壓迫或刺激,可構成對神經根、硬膜囊或馬尾神經的擠壓性損害。(2)生物性因素。由髓核突出物產生的神經源性遞質(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等)和免疫反應產生的炎症性介質(緩激肽、前列腺素E1、白三烯B4、乙醯膽鹼等)在椎管內神經根和硬膜囊受到機械性壓迫損害出現機能障礙之前,脂肪結締組織產生了較強烈的無菌性炎症反應。導致硬膜外組織炎性腫脹缺血瘀血、纖維化、脫髓鞘等病理變化,從而神經組織受到刺激而激惹。
臨床上表現為兩種症侯:(1)疼痛。神經超敏感,異位衝動產生,表現為腰痛、腰臀痛或腰腿痛。(2)下肢麻木或/和麻痺。感覺缺失或者運動喪失,如肌無力、肌萎縮、腱反射消失等。甚至於引起馬尾神經損害症侯(大小便功能障礙、下肢癱瘓、會陰部感覺障礙)。對於力學性發病因素,臨床上主要採用脊柱整復鬆解手法(非手術)或手術減壓,使硬膜囊及神經根從力學上得到鬆解、改善血供、恢復機能。對於生物性的發病因素,主要採用硬膜外神經阻滯療法或髓核化學溶解術(如膠原酶注射),消除無菌性炎症反應的病理改變,阻斷病變發展。對症治療可以酌情采用,如使用消炎鎮痛藥物,外周經皮電刺激等各種理療可以緩解疼痛,恢復肌力和神經功能。
(二) 腰椎管外軟組織損害發病機理
急性損傷後遺或慢性勞損引起的軟組織疼痛是原發因素,其好發部位主要在骨骼肌及筋膜在骨膜附著處。由於損害組織的炎性腫脹、瘀血、壞死組織的分解,使附著處的神經末稍受到無菌性炎症的化學性刺激而引起疼痛。在區域性形成有規律的軟組織壓痛點,呈立體的致痛區域,還具有向遠處牽涉的特點。這些病變組織受到上感、感染、疲勞或者輕微外傷、風寒溼等外界刺激可以誘發疼痛。
疼痛引起的肌痙攣和肌攣縮可與其互為因果。慢性持久的肌肉變性攣縮能機械性的壓迫或牽拉周圍血管神經,臨床上也可以出現肢體放射性的麻感,甚至萎縮無力,血運障礙,如肢體遠端發涼、血腫、澤暗、脈弱等症象。病變日久者會發生脊柱及骨盆動力性平衡失調。人體同時會引起對應補償調節(左右、前後)和系列補償調節(向上向下),一旦失去補償調節,一側的腰痛可繼發對側的腰痛或腹痛,也可向上繼發背、頸、肩胛、上肢疼痛或頭痛等症象,向下繼發骶尾、骶髂、臀髖、膝踝、足底疼痛症象。對於早期軟組織損害,可以施行壓痛點推拿、藥物注射和各種物理治療;對於中期的病例,可以採用脊柱鬆解手法、銀質針鬆解療法,輔以中藥和各種理療;對於晚期軟組織損害變性攣縮嚴重者,可施行各部位軟組織鬆解手術。
臨床上多數患者兼有椎管內外組織損害,治療上一般應先消除椎管內發病因素,而後解除椎管外發病因素。如果僅消除椎管內發病因素而不解決椎管外發病因素,甚至會加重椎管外軟組織痛。實驗證明,刺激脊髓前根產生沿運動神經元逆行傳導的衝動,可以使運動神經元興奮性降低,此現象稱為返回性抑制。其機制是由於運動神經元軸突側枝放電興奮了脊髓灰質腹角第Ⅶ層內的抑制性中間神經元(Renshaw細胞)並轉而抑制運動神經元而引起的。所以單用硬膜外神經阻滯術消除無菌性炎症刺激,反而使上述的返回性抑制過程減弱或消失,從而增強了由椎管外軟組織損害引起的肌痙攣,使疼痛加劇。另一方面,現代電生理學認為,刺激低閾值有髓鞘的初級傳入纖維,如肌肉Ⅰa和Ⅰb傳入纖維可以減弱脊髓背角痛敏神經元的反應,相反,阻斷有髓鞘纖維的傳導可增強背角痛敏神經元的反應。所以這種粗纖維對背角傷害資訊傳遞的抑制主要發生在背角膠質區(SG)。對於腰椎管內外混合型損害性病變不能僅僅採用硬膜外神經阻滯術。
二、臨床治療思路
(一)胸腰椎管內組織損害。除了各種腫瘤、血管畸形、脫髓鞘病、脊髓空洞等專科疾病外,主要針對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及馬尾神經損害進行治療。手術指徵:(1)間盤突出。巨大型、破裂型或多節段病變;(2)椎管嚴重狹窄。主椎管矢狀徑小於10mm或神經根管前後徑小於2mm;(3)馬尾神經損害。會陰部或肛周感覺缺失、膀胱直腸功能障礙和下肢麻痺。手術方法:(1)常規的椎板減壓術。擴大開窗術、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2)椎板減壓術。加內固定術或加植骨融合術(3)椎管內多節段軟組織鬆解術(4)椎間盤鏡下間盤摘除術(4)經皮穿刺椎間盤切吸術或高功率鐳射切除術。腰椎管內病變的非手術療法:硬膜外腔隙藥物注射、脊柱鬆解手法、膠原酶注射。靜脈點滴甘露醇或β七葉皁甙鈉脫水消腫、地塞米松或來比林消炎鎮痛、胞二磷膽鹼或神經妥樂平營養神經等藥物可以作為輔助治療。
(二)椎管外軟組織損害。一般應採用非手術治療,因為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有(1)神經阻滯療法(2)軟組織壓痛點推拿(3)銀質針療法(4)各種理療。手術療法的指徵:(1)症狀頑固(病情嚴重,持續時間長)(2)反覆發作(無明顯誘因)(3)久治不愈(各種非手術療法未能奏效)(4)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喪失自理能力)。手術方法:(1)腰部軟組織鬆解術,(2)臀部軟組織鬆解術,(3)恥骨聯合上緣軟組織鬆解術,(4)股內收肌鬆解術(5)臏下脂肪墊鬆解術,(6)跗骨竇軟組織鬆解術,(7)內(外)踝後方軟組織鬆解術。
臨床上椎管內外混合型病變比較多見,治療上一般先注重椎管內病變,尤其是把握好手術指徵,能夠及時消除發病因素,不會貽誤病情,然後積極處理椎管外軟組織損害性病變,兩者不可偏廢。對於多數患者宜採用針對性強的、療效高的、較安全的非手術方法,形成序貫治療方案。做到內外兼治、筋骨並重,才能獲得治癒。
三、臨床治療方案
以下僅提供依據腰腿痛病的病程發展、不同的病情作出的非手術治療方案選擇。
(一)胸腰椎管內組織損害。(1)急性發病患者,因為椎管內神經根鞘膜外和硬膜囊外脂肪結締組織無菌性炎症反應強烈,組織的炎性腫脹、缺血瘀血明顯,各種致痛物質的作用,以疼痛為主要徵象,神經受壓的力學因素並非主要,因此在臥床或戴腰圍輔助下應採用硬膜外腔隙注藥,或者加用脊柱鬆解手法。對於疼痛劇烈不能行走的患者,還可以加用靜脈點滴脫水消腫、消炎鎮痛、營養神經等藥物。(2)處於慢性期患者,神經受壓的力學因素成為主要環節,神經根、硬膜囊可以受到來自椎間盤突出物的擠壓或者由於脂肪結締組織變性攣縮、纖維化、索條作用而發生損害。所以應先採取脊柱鬆解手法,後進行硬膜外腔隙藥物注射,輔助靜脈點滴神經營養藥物、牽引治療,也可以採用膠原酶溶核加用硬膜外腔隙藥物注射。
(二)胸腰椎管外軟組織損害。(1)急性發病者,神經阻滯或壓痛點注藥;病情較重、疼痛劇烈者可採用神經阻滯與脊柱鬆解手法,迅速緩解疼痛,解除肌痙攣;病情較輕者選用各種理療,如:中頻電療、熱磁療、半導體鐳射或超短波等。(2)處於慢性期患者,其特點是組織病變重、發病部位多、肌肉力學補償功能低下,往往與椎管內病變並存,所以治療應以解除肌痙攣、肌攣縮為重點。臨床上採取脊柱鬆解手法或/和銀質針針刺療法,輔助中藥外敷、熱磁療等方法,以達到軟組織鬆解和修復的目的。後期還可進行運動療法,以增強肌力,提高體能,以促使疾病康復。
對於老年或青少年患者,體質虛弱者,有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在治療時應慎重對待,在手法的選用、藥物的選擇、銀質針的佈局上有所不同,應該針對個體差異確定治療方案。
四、常用非手術療法介紹
(一)手法 通過力學作用於人體脊柱四肢骨關節和軟組織特定部位,調節機體的解剖位置和機能狀態達到治痛的目的。人體的腰背痛病大多屬於軟組織疼痛,手法具有獨特的療效,對於椎間盤突出和由於硬膜外脂肪結締組織慢性炎性粘連所致的硬膜囊和神經根刺激壓迫也有較好的鬆解作用。但是由於基礎研究還不夠深入,某些整骨療法尚有一定的危險性,臨床應用時必須採用符合人體脊柱生物力學原理的、規範的手法。
1. 脊柱鬆解手法。針對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部分)。
(1)牽板手法。適用於側旁型或中央偏旁型椎間盤突出,該手法經生物力學實驗結果表明,腰椎屈曲、拉伸與扭轉複合應力使間盤突出物偏離神經根發生位移,主要機制是鬆解間盤突出物與神經根兩者之間的炎性粘連,從而減輕或消除髓核突出對神經根和硬膜囊的刺激與壓迫。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雙臂放於軀體兩側。以一條折迭式樣的長寬布帶從患者背部至腋下分別掏入,於其胸前交叉引出固定在床頭(或以特製的胸部牽引帶固定)。助手用雙手握拿患側下肢踝上部作對抗牽引(或在牽引床上由小腿固定套帶啟動牽引)。醫者站立於患側,以一手指按壓在病損椎間棘突旁小關節處,此處既是椎旁壓痛點又是脊椎側彎凸起點,另一手於健側下肢膝上部扳提使髖部過伸。囑助手逐漸牽伸患側下肢,待術者指下覺有關節牽開感時,提健腿之手用力向患側斜扳使腰部過伸並扭轉,按壓關節之拇指指下有骨性跳動感及伴連續“咔咔”聲響,此乃軟組織鬆解的彈響與粘連分離聲。速將健肢放平於原位,操作完畢讓患者臥床休息片刻,翻身後仰臥位保持4小時。每個病變節段只施行一次手法即可,每次治療後須臥床三天,三週內配戴腰圍。(如下圖)
(2) 腰椎牽壓手法:適用於間盤中央型突出。
患者腹臥位,肩外展屈肘,兩臂自然放平,採用胸帶與下肢固定帶牽引。術者立於病人軀幹患側,待助手啟動牽引床逐漸使患者腰脊柱拉伸時,術者雙手拇指分別沿脊柱棘突兩旁約(2cm )脊椎骨突關節連線由上腰段向腰骶段滑行推壓,當拇指推壓到病變間隙時,牽引力須達到患者體重1.5倍左右,通常為90-120公斤,術者迅速向脊柱前方施壓,此刻可覺骨突關節明顯跳動,併發出咔咔聲響,爾後緩慢使牽引力減小至消失,無骨節跳動者可重複操作一遍。術畢,矚患者平臥4小時,絕對臥床三天,三週內配戴腰圍。(如下圖)
2.骶髂關節整復手法
①前錯位。患者仰臥。術者站於傷側,用一手大魚際遠側按於髂骨前,虎口朝下,4指輕放在腹股溝處,拇指置於股外側,另一手扶持膝下部,自然屈膝使髖屈曲90°角。按如下步驟操作:(1)兩手用穩力垂直向髂後方衝擊推壓;(2)繼而扶膝之手使髖充分屈曲,按髂之手同時向後用力推壓,此刻常覺髂骨移動或伴“咔嚓”聲響;(3)按髂之手改為掌心朝健側,虎口貼近髂骨前側,於髖外翻位向內上方間斷推壓髂骨數次。(如下圖)
②後錯位。患者健側臥位或俯臥位。術者以手掌的掌根部向前托住傷側髂後上棘處,另一手掌拿足踝部,漸漸伸髖至最大限度,然後託髂骨之手用力向前下方速推,使髖後伸,覺髂骨移動,手法告畢。(如下圖)
(二)神經阻滯療法
1.骶管裂孔硬膜外前間隙神經阻滯。適用於神經根和硬膜外炎症。病人取俯臥位,下腹墊一薄枕,雙下肢略外展,便於患者放鬆臀部肌肉和術者觸及骶管裂孔上緣,在尾骨尖下塞一團紗布,防止消毒液流向會陰。沿棘中線向下觸及骶管裂孔上緣,或從尾尖向上4―5cm處觸及骶管裂孔凹陷。常規消毒後在稍高於兩骶角聯線處作局麻皮丘。用長4cm、7.5或8號帶藥液的注射針管,與面板約成20°角(女性可成30°角),直接刺入骶管裂孔。當針穿破骶尾韌帶時,術者感覺落空感,即為穿刺成功,然後將針體的斜面緊帖骶管裂孔前壁進針3―4cm,回吸無血無腦脊液,再緩緩注入治療藥液,注藥時無阻力,約1―2分鐘內完畢,起針後取仰臥位,觀察患者脈博呼吸及其它反應。藥物組成:2%利多卡因5ml,胞二磷膽鹼0.5g,維生素B121mg,地塞米松5mg(或來比林0 .9g);用量:高位節段(L1-3)病變者為25―30ml,低位節段者(L4-S1)為16―20ml,有嚴重的糖尿病、心腦血管病、潰瘍病或多種藥物過敏者慎用。
2.使用膠原酶治療時,必須在影像監視下進行(CT或C形臂X線機),用16cm長、18號特製盤面穿刺針穿刺成功後,置入帶鋼絲內芯硬膜外導管深度為,腰5―骶1間隙距面板12―14cm,腰4―5間隙距面板16―18cm。退出導管內鋼絲,經導管回吸無血或腦脊液,注射造影劑1―2ml於影像顯示器下觀察正、側位造影劑顯示結果,特別是側位造影劑在硬膜囊前間隙呈線樣分佈,則表明插管成功,或在CT影像監視器下證實導管內鋼絲尖端位於所需阻滯或溶解的髓核後方。先注射1%利多卡因4―5ml,20min後未出現脊麻徵,即可以注射膠原酶1200―2400u(每間隙注射1200u,每次不超過2400u),患側向下側臥(中央型髓核脫出俯臥)8―10h後下床。此項治療也可在影像顯示器監視下采用腰椎椎間孔注藥進行操作。
其它神經阻滯術,如腰椎旁神經阻滯術、腰椎側隱窩神經阻滯術、臀上皮神經阻滯術、臀部坐骨神經阻滯術等結合壓痛點區域藥物注射,可以根據病情和疼痛部位酌情采用。
(三)銀質針針刺療法 該銀質針以白銀為主要材料製做而成,針體長度為6―15cm不同規格,針粗(直徑為1.1mm),特點是質地較軟,傳熱作用快,治療部位深,範圍較大,是治療各種軟組織痛症的特效療法。
1. 操作步驟
(1).依針刺治療需要採取俯臥位(腰、下肢後側)、側臥位(臀),仰臥位(下肢前側)。
(2).依據病情的需要確定針刺部位與範圍。在軟組織痛的特定病變組織中選取壓痛點,一般壓痛點之間的針距為1.0―2.0cm。故稱謂“密集型”針刺法。壓痛點多為肌肉或肌筋膜與骨膜的連線處,具有嚴格的解剖學分佈,同手術鬆解的部位和範圍相一致。
(3).在無菌操作下,於每個進針點各作0.5%利多卡因皮內注射,形成直徑約5mm的皮丘,使進針時艾球燃燒時不會產生面板的刺痛與灼痛。對於較大部位的壓痛區域如腰部、臀部或頸背部目前已採用恩鈉乳劑區域性塗抹進針點,二個小時後即產生麻醉作用,進針區域面板、皮下肌肉可以達到無痛。
(4).選擇高壓消毒的長度合適的銀質針分別刺入皮丘,對準深層病變區域方向作直刺或斜刺。經皮下肌肉或筋膜直達骨膜附著處(壓痛點),引出較強烈的酸沉脹麻針感為止。
(5).進針完畢後,在每一枚銀質針的圓球形針尾上裝一直徑約1.5cm的艾球,點燃後徐徐燃燒。此刻患者自覺治療部位深層軟組織出現舒適的溫熱感,痛覺全然驅走。
(6).艾火熄滅後針體的餘熱仍有治療作用,須待冷卻後方可起針。在每一針眼處塗2%碘酒。讓其暴露(夏秋)或紗布覆蓋(冬春),三天內不與水接觸,這樣可以避免進針點感染。
2. 注意事項
(1).在同一個病變區域通常僅作一次針刺治療,多個病變區域的治療,間隔時間以2―3周為宜。因銀質針針刺後人體軟組織會進行一次應力調整,特別是鄰近部位表現為明顯的肌緊張,而針刺部位則往往處於肌鬆弛狀態。
(2).銀質針治療不需用針刺手法產生補瀉作用,也不需用強刺激手法產生鎮痛作用。因為密集型的針刺方法能夠產生顯著的鎮痛作用和肌肉鬆弛效應。
(3).若艾球燃燒加熱值高峰時,因針體選擇欠長會使針眼周圍面板產生灼痛難忍,此時可用備好的裝滿涼水的20ml注射器將水從針頭噴出直至高熱的針柄適度降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