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副主任醫師 宋群先

    掌跖膿皰病是一種慢性複發性疾病,本病的特點是在紅斑基礎上週期性發生深在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脫屑,好發於掌跖部位,本病目前病因不明,有些學者懷疑它與感染灶有關,認為它是膿皰性細菌疹;也有學者認為它是侷限性膿皰性銀屑病,本病在臨床上治療起來非常棘手。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面板科宋群先



    本人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治療30例掌跖膿皰病患者,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臨床資料:3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最小21歲,最大53歲,平均年齡37歲;病程最短1月,最長10年。

    治療方法:



    中藥以清熱解毒,涼血利溼之劑,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中藥方藥組成:黃芩10g  梔子10g  苦蔘10g  生地20g  黃柏10g  黃連10g  茯苓10g  豬苓10g 蒼朮10g  白蘚皮20g  地膚子20g  生甘草10g  牡丹皮15g  白茅根15g中藥外洗方以清熱解毒,除溼止癢之劑為主,水煎外洗,日一劑,方如下:苦蔘20g  黃柏30g  馬齒莧30g  白蘚皮30g  蒲公英30g  烏梅15g將以上中藥煎500mL放溫泡手足20分鐘,每晚一次,然後外塗藥膏,藥膏分甲乙兩組:甲組:晚上塗澳能乳膏(滷米鬆乳膏)封包,白天塗黃連膏(本院製劑),用藥一週,換用乙組,乙組:晚上塗艾洛鬆(糠酸莫米鬆乳膏)封包,白天塗面板淨(本院製劑),用藥一週,再換用甲組,交替使用,療程7-9周。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臨床疾病診斷治癒好轉標準》:



痊癒:無新起紅斑,膿皰,皮損全部消退,瘙癢,疼痛消失。



好轉:仍有少量新起紅斑,膿皰,皮損部分消退,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



無效:不斷有大量新起紅斑,膿皰,皮損消退面積不足50%,瘙癢,疼痛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工作。



治療結果:30例患者痊癒12例,好轉15例,無效3例,無效3例患者口服阿維A後症狀緩解,總有效率90%。



   討論:



   1.掌跖膿皰病是一種慢性複發性疾病,好發於掌跖,在紅斑基礎上週期性發生深在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脫屑,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瞭,有些學者懷疑它與感染灶有關,認為它是膿皰性細菌疹;有人認為本病是對汞、銅、錫等金屬元素過敏,這些元素主要通過食入含金屬的食品或使用金屬牙料而吸收進入血液迴圈,然後再經過汗液排洩至角質層較厚的掌跖致敏而發病,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侷限性膿皰性銀屑病。我科發現幾例患者原發為掌跖膿皰病,後發展成銀屑病。



   2.本病目前治療方法頗多,有采用糖皮質激素,多芳香維甲酸,中藥治療,UVB治療等,但療效均不滿意。



   3.筆者認為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比單純運用中醫或單純運用西醫治療效果更好。中醫認為本病與毒熱外感,金石毒攻,脾經溼熱有關,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利溼為主。本人採用清熱解毒,涼血利溼之法治療本病,療效令人滿意,方中黃芩、梔子、黃柏、黃連清熱解毒,生地、牡丹皮、白茅根涼血,茯苓、豬苓、苦蔘、蒼朮、白蘚皮、地膚子健脾除溼,燥溼止癢,共湊清熱解毒,涼血除溼止癢之功,配合苦蔘、黃柏、馬齒莧、白蘚皮、蒲公英、烏梅外洗使藥物直達病所,同時增加區域性面板的水合作用,有利於外用藥的充分吸收,(兩種激素藥膏和非激素藥膏交替應用,防止激素的副作用和耐藥問題的發生,又可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復發)澳能和艾洛鬆為激素藥物,具有抗炎,抑制區域性炎症反應的作用,黃連膏和面板淨為我院本院製劑,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