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方華宴

  一般所稱的“斜頸”是指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造成的肌性斜頸,也有少數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視力障礙的代償姿勢性及頸部肌麻痺導致的神經性斜頸,因為頸部組織發炎腫痛的關係,也會使頭歪到一邊去。

  胸鎖乳突肌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病因目前仍未明瞭。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子宮內壓力異常或胚兒胎位不正是產生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原因。胎兒在宮內位置不正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宮壁壓力可使一側頸部受壓,胸鎖乳突肌內區域性血循還障礙,致使該肌發生缺血性纖維變性引起斜頸,也有學者認為是胸鎖乳突肌營養血管栓塞,導致肌纖維變性而形成斜頸。

  難產及使用產鉗是引起肌性斜頸的原因之一。因為此症多發生於臀位生產者,但對胸鎖乳突肌區域性腫塊進行檢查並未發現有陳舊性出血痕跡,因此此觀點未得到最後證實。此外,有1/5的患兒有明確的家族史,故認為其發生同遺傳有關,且此類患兒常合併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等其他部位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頸大多為先天性,無有效預防措施。臨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該病在早期進行正確有效的非手術治療,大多數患兒可以完全得以治癒。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在小寶寶出生以後,一定要注意觀察,如果他的頭總是偏向一側,必須看看他的頸部有無包塊。一旦是斜頸,不要驚慌,儘快去看醫生。早一天治療就增加一分治療成功的希望。

  先天性肌性斜頸若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療,2歲後即會出現顏面部畸形。主要表現為面部不對稱,雙側眼外角至口角的距離不對稱,患側距離縮短,健側增長。患側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雙眼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易產生視力疲勞而出現視力減退。健側顏面部圓而飽滿,患側則窄而平。頸椎可發生代償性側凸畸形。此外,患兒整個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現不對稱性改變。

  目前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治療方法有非手術治療(如區域性熱敷、按摩、臥床固定和手法牽引等方法)及外科手術治療。

  對於半歲以內的患兒,採取非手術治療均可獲得滿意的療效。

  手法牽引的具體方法為:將患兒舒適平臥,使患兒頭部稍後伸,父母用左手輕輕按住患兒胸廓,右手握住頭頸部,將患兒臉部儘量旋向患側,枕部旋向健側肩峰,操作過程中手法應輕柔,牽拉動作要持續穩定,使攣縮的胸鎖乳突肌得到較大的牽伸。

  開始時宜在專科醫師指導下操作。每次牽動15―20次,每日4―6次,效果滿意者約80―90%。患兒臥床時,取仰臥位,用小砂袋固定頭部於臉面部向患側,枕部向健側位。

  斜頸治療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

  (1)半週歲以上保守治療無效者;

  (2)12歲以下斜頸畸形明顯者;

  (3)12歲以上如面部畸形不嚴重也可考慮手術治療。

  對熟練的小兒外科醫師而言,斜頸手術是頗為簡單的手術,手術中將纖維化的胸鎖乳突肌切開或部份切除,約二、三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危險性不高,手術後的併發症很少見。在接受手術治療後,大部分的寶寶都能得到不錯的預後結果。

  基本上,一歲以內的患兒手術後之恢復相當快速,頭部馬上就可以轉來轉去,而且不再需要特別的治療,幾個月內即不再有頭部歪斜的現象,臉部及頭部的變形也會完全回覆正常。如果拖得很晚才開刀治療的話,則手術之後,頭部仍會有習慣性的歪斜,此時還需要物理治療,以及四到五個月頸圈的矯正,頭才會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上:然而頭部及臉頰的變形,有時還是無法回覆到正常。

  無論如何,儘早發現斜頸並開始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越早治療則治療方式越簡單且治療效果越好。因此父母們千萬不要輕忽,以免延誤治療而遺憾終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