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痣在醫學上稱為離心性後天性白斑。目前多認為暈痣是白癜風的一種,有時和白癜風同時發生。暈痣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多見於青年,好發於軀幹部,特別是背部,偶爾可見於頭面部,發生於上肢者極罕見。其皮疹特點是以斑點狀色痣為中心的圓形、橢圓形色素減退斑,大小不一。暈痣顏色均勻一致,可逐漸增大至硬幣大小。暈痣邊緣不像白癜風那樣有色素加深的表現。中央的痣可以褪色,甚至變平逐漸消失,其消失的時間大約在數月到2-3年之間。
暈痣大部分是以色痣為中心,偶爾是毛痣、藍痣、纖維瘤、神經纖維瘤或者惡性黑色素瘤等。
若是白癜風偶然波及到痣周圍,就稱為痣周圍白癜風,其形態與暈痣酷似,但痣周圍白癜風是偶然發生,且白斑周圍有色素加深現象。
暈痣一般不建議手術或鐳射祛除中間的痣,但是如果暈痣位於頸部、腰部等易受摩擦的部位可以考慮祛除,祛除時機不要選擇在白癜風的進展期。另外,有惡變可能的痣要及早祛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