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住院醫師 任章朋

  小兒傳染病之―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併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流行或暴發流行。

  一、病原學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組16、4、5、7、9、10型,B組2、5、13型;埃可病毒和腸道病毒71型,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為常見。

  腸道病毒71型是最晚發現的新型腸道病毒,是一種耐熱、耐酸的小RNA病毒,能引起乳鼠病變。該疾病毒首先於1969年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1名腦膜腦炎患兒的腦脊液中分離出來,1992年確定其血清型。此後在紐約、墨爾本同時發現類似病例,並呈聚集性出現,迄今已分離出數株不同型的毒株,交叉中和試驗證實有一定相同抗原性

  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甲酚皁溶液(來蘇)不能將其滅活,但對紫外線及乾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滅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滅活,但1mol濃度二價陽離子環境可提高病毒對熱滅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長期儲存,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

  二、流行病學

  1、流行概況:

  (1)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道該疾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Al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後EV71感染與CoxAl6感染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2)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該疾病流行期間,可發生幼兒園和託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範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2、傳染源:人是腸道病毒惟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

  3、傳播途徑: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患者面板、黏膜皰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後1周內傳染性最強。

  患者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4、易感性: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後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持續時間尚不明確。病毒的各型間無交叉免疫。各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但以年齡≤3歲組發病率最高。

  三、發病機制與病理

  1、還沒有完全明確手足口病的發病機制與病理,一種學說認為:病毒從咽部或腸道侵入,在區域性黏膜或淋巴組織中繁殖,並由區域性排出,此時可引起區域性症狀。繼而病毒又侵入區域性淋巴結,並由此進入血液迴圈導致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經血迴圈侵入網狀內皮組織、深層淋巴結、肝、脾、骨髓等處大量繁殖並由此進入血液迴圈,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可隨血流進入全身各器官,如中樞神經系統、面板黏膜、心臟等處,進一步繁殖並引起病變。

  2、易感者感染EV71後,出現血管變態反應和組織炎症病變。當病毒累及中樞神經系統時,組織炎症較神經毒性作用更加強烈,中樞神經系統小血管內皮最易受到損害。細胞融合、血管炎性變、血栓形成可導致缺血和梗死。在脊髓索、腦幹、間腦、大腦和小腦的區域性組織中,除嗜神經性作用外,還存在廣泛的血管周圍和實質細胞炎症。

  四、臨床表現

  潛伏期2-5天。

1、一般表現:感染初期患者表現為低熱、流涕、食慾下降、口痛、嘔吐、腹瀉等。口腔黏膜出現小皰疹,常分佈於舌、頰黏膜、硬顎,也可以出現在扁桃體、牙齦及咽部等,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在口腔病變的同時面板可以出現斑丘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斑丘疹很快轉為小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呈離心性分佈,直徑3-7mm,質地稍硬,自幾個至數十個不等,2-3天自行吸收,不留痂。大多數為良性過程,多自愈,但可復發,有時伴發無菌性腦膜炎、心肌炎等。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無後遺症。

  2、重症患者表現:少數患者(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迴圈衰竭等。

  (1)神經系統:臨床表現變化多樣,病情輕重不一,一般表現為陣攣、嘔吐、共濟失調、意向性震顫、眼球震顫及情感淡漠等;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徵、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頭顱MRI及腦電圖檢查有助於明確疾病的嚴重性。

  (2)呼吸系統: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脣發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溼簟

  (3)迴圈系統: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促、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五、實驗室檢查

  1、常規檢查:血常規顯示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增多,白細胞正常或有所增高,重症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拭子、腦脊液或皰疹液,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或分離到EV71病毒。

  4、血清抗體的檢查:腸道病毒型特異性鑑定主要靠血清中和實驗,LMB組合血清可大大簡化鑑定過程,但是有些毒株的中和作用不穩定,仍需由單價血清來鑑定,另一要注意的是病毒顆粒的集聚會影響中和效果,如EV71的中和實驗就需要使用單個分散的病毒。患者血清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或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IgG抗體有4倍以上的升高,具有診斷意義。

  5、胸片:可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網格狀、點片狀、大片狀陰影,部分病例以單側為著,快速進展為雙側大片陰影。

  6、磁共振:以腦幹、脊髓灰質損害為主。

  7、腦電圖:部分病例可表現為瀰漫性慢波,少數可出現棘(尖)慢波。

  8、心電圖:無特異性改變。可見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ST―T改變。

六、診斷

  在流行季節發病,常見於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

  1、診斷依據:

  (1)以發熱,手、足、口、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為主要表現,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2)部分病例僅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3)重症病例可出現神經系統受累、呼吸及迴圈衰竭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有外周血白細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腦脊液改變,腦電圖、磁共振、胸部X線檢查可有異常。

  2、確診依據:在臨床診斷基礎上,EV71核酸檢測陽性、分離出EV71病毒或EV711gM抗體檢測陽性,EV71IgG抗體4倍以上增高或由陰性轉為陽性。

  七、鑑別診斷

  1、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目前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主要侵犯豬、牛、馬等家畜。對人雖然可致病,但不敏感。一般發生於畜牧區,成人牧民多見,四季均有。口腔黏膜疹易融合成較大潰瘍,手背及指、趾間有疹子,有癢痛感。

  2、皰疹性口炎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

  3、皰疹性咽頰炎,可由CoxA組病毒引起,病變在口腔後部;如扁桃體、軟顎、顎垂,很少累及頰黏膜、舌、齦。不典型、散在性HFMD很難與出疹發熱性疾病鑑別,須做病原學及血清檢查。

  八、治療

  在治療方面,本病如無併發症,預後一般良好,多在1周內痊癒。治療原則主要為對症治療。

  1、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階段:

  (1)一般治療 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和面板護理。

  (2)對症治療 發熱、嘔吐、腹瀉等給予相應處理。

  2、神經系統受累階段:該階段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如頭痛、嘔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體無力、肌痙攣、抽搐或急性弛緩性麻痺等。

  (1)控制顱內高壓 限制液體入量,給予甘露醇0.5-1.0 g/kg,每4-8 h 1次,20-30min靜脈注射,根據病情調整用藥間隔時間及劑量。必要時加用呋塞米。

(2)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總量為2g/kg,分2-5d給予。

  (3)酌情應用糖皮質激素 參考劑量:甲潑尼龍1-2 mg。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