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是兒科臨床常見病,以較長時間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為特徵,臨床可伴或不伴胃腸道功能的異常。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季節,但夏季暑溼當令之時可使症狀加重。各年齡兒童均可發病,以1―6歲為多見,城市兒童發病率較高。長期厭食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免疫功能低下,易反覆感染;反應能力、記憶力下降,腦功能減低;智慧滯後,甚至會出現精神抑鬱,因此應給予重視。
食慾是如何形成的?
人會感到飢餓而想吃東西與食慾的形成機制有關。當胃裡沒有食物,血糖水平降低,組織利用糖減少時,會使人感到飢餓。此時,丘腦下部攝食中樞興奮,於是開始攝食活動。當胃裡充滿食物,血糖水平升高,組織利用糖增多時,丘腦下部飽食中樞興奮,就會使人覺得飽了。
未及時新增輔食
研究證實,嬰兒對於輔食的新增有不同的敏感期,味覺敏感期在嬰兒期4――6個月時,食物質地敏感期在嬰兒期6―7個月。如果此期未給予各種味道、各種質地的食物,嬰兒往往在1歲後拒食新口味和不同質地的食物,因而造成偏食和食譜單調。
國內有人分析了傳統餵養與小兒厭食症的關係,發現嬰兒期日夜頻繁餵乳、斷乳年齡過大、加輔食年齡太晚、食物品種和餵養方式不當可使小兒在1歲左右發生厭食症。
新增輔食的原則:
對於小嬰兒,應適時新增輔食和斷乳。輔食的新增原則:
①由少到多,使嬰兒有一個適應過程,如新增雞蛋黃由1/4個開始,如無不良反應,5――7天后增至1/3――1/2個,逐漸加到1個。
②由稀到稠,如從米湯開始到稀粥,再漸增到軟飯。
③從細到粗,如增添綠葉菜,從菜水到菜泥,乳牙萌出後可試用碎菜。
④習慣一種食物後,再加另一種食物,不能同時新增幾種。
⑤輔食應在嬰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新增。
小兒厭食症的病因除與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及藥物影響有關外,還與餵養方式、飲食習慣、精神心理、社會環境、自然壞境等因素有關
不良飲食習慣和(或)飲食結構不合理
高糖膳食
有些孩子喜歡吃糖果、點心、甜飲料、冰淇淋、巧克力等,隨時隨地以甜食為零食。甜食類食品會增加血糖濃度,刺激飽覺中樞產生飽感,使孩子沒有飢餓感。
據調查,在食慾不振的兒童中,大多數從來不喝白開水,只喝甜飲料,如橘子汁、果汁、蜂蜜水、汽水等。許多孩子並不是因為口渴,而是因喜歡甜味而喝飲料。這些含糖飲料自然會使血糖升高,飽食中樞興奮從而產生厭食。此外,大量的甜飲料會沖淡胃酸和其他消化液,減弱消化功能而導致食慾不振。
高脂膳食
含脂肪高的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長,胃排空明顯延緩,進入腸道後的消化吸收速度亦較慢,不易出現飢餓感。而且由於小兒脾胃功能較差,經常吃脂肪高的食品,可加重胃腸道的消化負擔,脾胃不能運化這些食品,就會出現傷食的症狀,可出現食慾不振、胃脘不適、胃疼、腹部脹滿或大便乾結。
冷飲過度
兒童的胃腸道黏膜柔嫩,對攝入食物的溫度比較敏感。0℃的冰淇淋進入37℃的消化道內,可刺激嬌嫩的胃腸道,使黏膜血管收縮而影響消化液分泌和胃腸消化功能,導致小兒食慾不振。而且冷飲中糖分較高,造成兒童缺乏飢餓感,引起小兒厭食。
其他
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在飲食結構安排中,蛋白質(蛋、肉、乳類)或糖類(甜食、巧克力等)所佔比例過大,反使食慾下降。正常兒童每隔3――4小時胃內容物要排空、血糖要下降就會產生食慾。如果吃飯不定時,飯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內總有東西、血糖不下降,就不會有食慾。長期如此,不僅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還可引起胃腸消化吸收功能發生障礙。
平衡膳食的具體內容
引起小兒不愛吃飯的原因很多,預防主要應採取綜合的干預措施,包括建立科學餵養方法、培養良好飲食習慣以及糾正目前營養不平衡狀況,使孩子營養吸收合理、平衡。
家庭安排平衡膳食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食物多樣化:只有攝入豐富的各種食物,才能滿足全面營養的需求,也就是要求構成膳食的食品種類要多種多樣,如糧食類、蔬菜類、水果類、動物類、奶及豆製品類、油脂和糖類等,都應適量攝入。
②食物均衡性:平衡膳食應根據不同年齡,以每日所需營養素供給量為基礎,避免某些營養素太過與不及,如按供熱量計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大致為15%、35%、50%;三餐熱能分配要平衡,早餐佔35%,午餐佔35%,晚餐佔30%。
③個體化原則:強調因人而異,動態地調配不同屬性的食物,並選擇合理的烹調方法。
精神心理因素
強迫進食
有的家長不瞭解小兒身體增長的規律和特異性,也不能掌握孩子吃多少食物才能滿足生理需要,錯誤地認為“多多益善”,吃得越多家長越高興。當孩子吃得不多時,總是以家長的尊嚴命令、強迫孩子進食,在這些情況下,會使孩子產生厭惡情緒,長此以往,容易產生一種逆反心理,會更加厭食。
注意力分散
小兒進食時,如注意力集中,就可通過視覺、嗅覺、味覺來對食物的色、香、味進行“品嚐”,從而建立食物性條件反射,促進胃液分泌而提高食慾。因此,整個進餐過程要讓孩子思想集中於吃飯這一件事上,不能讓孩子邊吃邊看電視,更不能邊玩玩具邊吃飯。一些家長到處追著孩子餵飯,或千方百計引誘孩子吃飯,這樣的孩子被動吃飯,對飲食不感興趣。長此以往,都會使食慾低下。此外,環境變更、學業過重、家長“有求必應”,且孩子少吃一點兒就心疼的不科學育兒心態,對孩子的精神情緒都會有所影響,均可造成厭食症。
情緒是如何影響食慾的?
人的高階神經中樞活動對胃腸的消化、攝食、飽食中樞有影響。情緒不好時,大腦皮質對外界環境的反應性降低,使胃腸分泌減少,蠕動減弱,從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也隨之降低。這樣一來,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人就沒有飢餓感而不想進食。
微量元素鋅缺乏
缺鋅影響舌味蕾細胞更新和唾液磷酸酶的活性,使味覺敏感度下降,從而出現食慾不振、厭食、異食癖等,可能出現口腔潰瘍、地圖舌等。缺鋅嚴重可能損害機體免疫功能而容易感染。缺鋅會使大腦DNA和蛋白質合成障礙,引起智慧發育遲緩。
疾病因素
臨床上可以導致食慾減退甚至厭食的疾病有很多,常見的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祕等胃腸道疾病,結核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等全身性疾病。這些疾病可累及消化系統,使胃腸平滑肌的張力低下,消化液分泌減少,酶的活力減低,都可以表現為食慾不振。另外,如腸道寄生蟲感染、長期便祕或因腎臟疾病而長期低鹽飲食時,亦可引起食慾下降。
藥物影響
服用一些藥物(如紅黴素、磺胺類藥物等)後,因其對胃黏膜的刺激作用,除引起孩子厭食,還可能伴有腹痛和噁心、嘔吐等現象。幾乎所有抗生素長期應用都會引起腸道菌群紊亂、微生態失衡,造成腹脹、噁心與厭食。此外,如果給孩子服過多的鈣片、維生素A或D,則孩子亦可出現食慾減退現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