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熊湘明

  咳喘病貼治理論及應用

  一、概念及歷史淵源

  咳喘病屬現代醫學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及其他肺部疾患範疇。多發生於冬春季節,氣候寒冷或氣候變更時,易反覆發作,纏綿難愈。

  穴位貼治屬膏藥治法,是外治法的一種,早在我國秦漢時期就有關於哮喘外治法的記載,此後歷代的膏藥外治法均有發展。直到清代《張氏醫通》記載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

  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此後在此基礎上隨證加減, 且多配伍芳香性藥物如冰片、麝香、花椒、生薑等。每年夏天初伏、中伏和末伏3天各做1次,連續貼治3年,為1個療程。

  二、理論基礎

  冬病夏治屬於中醫的內病外治法,外治法的起源遠遠早於內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貼法。《黃帝內經》中記載“桂心炙酒以熨寒痺,白酒和桂以塗風中血脈”即開始使用膏藥外敷。《後漢書・方術傳》中華佗“敷以神膏,四五日愈,一月之內皆平復”。《理瀹駢文》總結了我國清代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貼、塗、洗、熨等百餘種外治法。

  清代名醫徐洄溪說:“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其用大致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裡。治表者,治裡者,或驅風寒,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多,藥以隨病加減,其藥易厚而久貼。”“用膏藥之,閉塞其氣,是要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闡明瞭內治與外治的一致性。

  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學中一種很有特色的治療方法,即對冬季好發及受寒易發證屬陽虛陰寒內盛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秋分的階段,運用中醫的治療手段進行施治,以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現代醫學及科學技術也證實,此治療方法能顯著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狀,減少冬季發病次數,使疾病痊癒。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氣候變化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即使人體處於病理狀態下也受到自然界變化的影響,這就是天人相應的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古代醫家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學說。人體活動處於長期與自然相應而形成的陽氣變化年節律的調控中,故陽虛者,儘管四季均不足,但因受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的影響,人體陽氣處於年節律的峰值,虛陽有欲動而趨於好轉之勢,體內寒凝之氣也因此有易除之可能,乘其勢而治之,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一方面藉助夏季陽氣生髮、人體陽氣有隨之旺盛之趨勢、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對陽虛者用補虛助陽藥或陰寒內盛者用溫裡祛寒藥,以達到扶陽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為秋冬儲備陽氣,到了冬季陽氣充足、陰精斂藏而不外瀉,從而達到調整陰陽,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

  三、現代醫學對冬病夏治理論及療法的認識

  盛夏人體面板血液迴圈旺盛,汗腺及毛細血管普遍開放,藥物吸收快,面板給藥除了區域性作用顯著外,還可透過面板進入全身血液迴圈,且面板間層有儲存作用,使藥物濃度曲線平緩,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給藥中時間- 血液曲線上表現出的峰谷現象,且不經口服,從而避免胃腸道消化液及肝臟首過效應等因素的影響,能充分地發揮藥物的作用。

  現代藥物吸收機理的研究表明:角質層的含水量與環境相對溼度有密切的關係,藥物敷貼,使區域性形成一種汗液難以蒸發擴散的密閉狀態,使角質層的含水量從5 % ~10 %增至50 % ,角質層經水合作用後,可膨脹成多孔狀態,易於藥物穿透,且一般藥物如能通過表皮,都易於被真皮吸收。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夏季多雨,空氣溼度相對較大,面板微環境的改變,利於藥物吸收。

  膏藥貼敷可以提高面板的水合作用進而使面板角質層形成多孔狀態、藥物與熱效應的結合、發泡藥物(如白芥子) 的使用、芳香類藥物(麝香、冰片等) 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藥物從面板透入。

  用貼敷療法治療可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 提高機體清除免疫複合物的能力, 減少炎症反應, 調節免疫功能。穴位貼敷能有效地提高患者體內的干擾素水平。

  四、中醫對咳喘病的認識

  1、病因病機:主要集中在痰、瘀、虛三個方面,痰瘀是疾病過程中產生的重要病理產物,又是導致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病理因素,而虛則是疾病發生的內因,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咳喘病的病機為外邪入絡,痰溼阻絡,由虛致瘀,引起氣機壅滯,血流不暢,導致“瘀證”,“瘀證”貫穿於病機之中,影響其發生、發展,形成了邪、痰、虛夾瘀的病機特點。臨床多以痰盛、氣促為主,而痰阻氣滯,氣滯血瘀,痰瘀交凝,閉阻氣道肺絡,是其病理特點的必然結果,導致疾病纏綿難愈。

  本病反覆發作,遷延不愈,導致肺、脾、腎、心俱虛而成痰氣互結,氣滯血瘀三證,故認為痰阻氣滯血瘀乃是其根本病理因素。本病不論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遷延期,正氣不足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多由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肺氣虛損,衛表不固則易患外感,引動內飲而致舊病復發,脾腎陽虛則水溼不化,聚而成痰,壅肺而咳。發病臟腑主在肺、脾、腎。

  “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腎為生痰之本”的理論出發,在肺以咳嗽為主,在脾以咳痰為主,在腎則以喘促為主。本病特點標實而本虛,標在肺,制在脾,本在腎。若病位在肺,則多為肺氣不和,失於宣降,痰溼內生而咳。若病在脾,痰阻氣道多由脾虛不運,精微不布,溼聚痰生。若病在腎,系咳喘日久不愈,下損及腎,腎氣不化則飲邪上逆,痰多咳喘,腎不納氣則呼吸困難。

  2、中醫證型研究:中醫辨證分型,尚不統一,主要為六淫、八綱、臟腑辨證。咳喘病病位在肺,“肺為嬌髒,易受外邪”,久則累及脾腎,據此,傳統上常分為五型論治:痰溼犯肺、外寒內飲、表寒裡熱、肺脾兩虛、肺腎兩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