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痛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常常將其歸於頸椎病、頸筋膜炎、頸項部肌肉勞損、肩周炎等,但部分病例療效不佳。Kessler、Nikolai、陳德松等先後報道頸叢封閉、松解治療和手術減壓等治療方法,癥狀獲得顯著緩解或消失。為此,作者通過臨床與屍體解剖研究了頸叢的局部解剖,著重追蹤了其行徑和周圍組織的關係。
(一)發病原因
頸叢神經根部或合干處的軟組織卡壓可能是主要病因。
(二)發病機制
解剖學觀察,發現鎖骨上神經及頸3、頸4神經合干處有多個成串的淋巴結位於神經旁;包繞神經的組織除脂肪外,還有縱橫交錯的堅韌的纖維組織。中斜角肌、前斜角肌、頭夾肌、頸夾肌、肩胛提肌的腱性起始纖維,交叉於頸神經根間,是產生頸叢神經卡壓的解剖基礎。
以頸部疼痛、不適,頸部、頭皮側方及耳周感覺減退為特徵,並可合并有胸腔出口綜合征。根據作者近幾年對臨床病例的觀察,其臨床癥狀百分比見表1。
此外,作者發現約28%的病例合并有胸腔出口綜合征,其臨床表現見表2。
1.以頸肩部不適為主要癥狀。
2.以耳周、頸側方感覺減退為主要體征。
3.排除頸椎病及其他頸部疾患。
4.頸部痛點局部封閉後,癥狀消失,感覺立即好轉,甚至恢復正常。
5.可同時伴有胸腔出口綜合征。
X線片,可除外頸椎椎體及頸脊柱疾患。
少數病例合并有胸腔出口綜合征。
(一)治療
1.保守治療 對來診患者均於頸部壓痛的最痛點做診斷性封閉治療,其中90%的病例最痛點在胸鎖乳突肌後緣與頸外靜脈交界處後上方(圖1),個別患者最痛點在交界處下方1~1.5cm處。
局部封閉藥物:用曲安奈德2ml加0.5%布比卡因2ml局部封閉後癥狀大多立即消失,頸肩部即感輕鬆,但約半數病例第2天癥狀重新出現,另一半病例3~10天後癥狀逐漸出現,僅個別病例在數小時後癥狀重現。
局封封閉治療:每周1次,連續4次,並輔以頸椎牽引及神經營養藥物,如維生素B1、B6及地巴唑等。經此治療,半數以上癥狀完全消失或顯著改善。
2.手術治療(圖2~6)
對合并胸腔出口綜合征的患者,因手部癥狀較重,大多需手術治療。術中切斷前、中、小斜角肌,同時對頸3、4及頸2、3合干處做松解,並切開包繞神經的結締組織;在頸5椎間孔水平或稍上方再切斷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部分。術後頸肩部疼痛和不適大多消失,頸部、耳周、鎖骨區及肩外側上方的針刺感覺也恢復正常。本術式切口較低,術中不能探查頸2、3的神經根,因此對需顯露上頸椎者,切口可向上延長。
3.結果 可按以下標準評定:
優:癥狀完全消失。
良:殘留部分癥狀,不影響工作。
可:癥狀部分緩解,影響工作。
差:癥狀未減輕或加重。
根據作者的經驗,用非手術療法治療者的治療結果優良率約為65%左右,而在用手術療法治療的病例中這一比例可高達95%以上。
(二)預後
預後尚可。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頸動脈創傷性栓塞 下一个: 頸部血管損傷>>
頸肩痛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常常將其歸於頸椎病、頸筋膜炎、頸項部肌肉勞損、肩周炎等,但部分病例療效不佳。Kessler、Nikolai、陳德鬆等先後報道頸…
胸長神經起源於頸5,頸6,頸7神經根,支配前鋸肌。該神經卡壓極少引起醫師關注。作者在研究肩胛背神經解剖時,發現大多數肩胛背神經在頸5神經的起始與胸長神經的頸…
腓總神經卡壓症是指腓總神經及其主要分支(腓總內、外側分支)受壓而引起的病變,常見原因是由於局部外傷血腫壓迫,以及骨折骨裂直接壓迫。 1.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
肩胛背神經是來自頸5神經根的與胸長神經合乾的神經。肩胛背神經卡壓表現為頸、肩、背、腋、側胸壁的痠痛和不適。Kevin(1993)報道,肩胛背神經封閉可治療頸…
肩胛上神經卡壓是肩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國外有學者認為本徵佔所有肩痛患者的1%~2%。 1909年,Ewald描述了一種創傷後肩胛上“神經炎”。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