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mental disorder caused by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屬血管病伴發的精神障礙。指由於脂肪代謝,血管壁功能、內分泌、高血壓病以及長期嗜好煙酒等多種因素,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改變,致使腦動脈管腔變小,腦供血不足,大腦發生廣泛而散在的缺血性改變,導致產生精神障礙。多發於50~60歲以上的老人,男性多於女性,起病緩慢、癥狀波動,逐漸加重。晚期常導致梗死或出血。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引起腦動脈硬化的原因可能與脂肪代謝紊亂、動脈管壁功能障礙、內分泌因素、原發性高血壓及長期嗜好煙酒等因素有關。值得一提的是產生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和神經系癥狀,並非和腦動脈硬化的病理變化一致。腦動脈硬化時的腦組織器質性改變和病人的個性特徵、遺傳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與精神障礙和神經系統癥狀產生有很大關聯。

(二)發病機制

本病是由於脂肪、膽固醇代謝紊亂,致使腦動脈硬化形成,動脈結締組織增生,動脈管腔變窄,彈性減低,增加了對血流的阻力,引起血流量減少,使腦組織處於慢性進行性低氧狀態,腦細胞發生變性、軟化、壞死或點狀出血,最後形成瘢痕、囊腫或瀰漫性腦萎縮,出現相應的精神障礙和神經系統癥狀。精神癥狀的產生除了與腦組織結構的改變有直接關係外,也與患者病前的個性特徵、遺傳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和應激因素等有關。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癥狀

1.精神癥狀 本病早期表現為腦衰弱綜合征,情感脆弱,注意力和記憶力障礙,隨著疾病的發展,情緒易激惹或暴怒,或出現抑鬱、焦慮或類躁狂發作及各種幻覺、妄想等癥狀,人格和智能障礙日趨嚴重。晚期精神衰退十分顯著,可出現嚴重痴呆。如有卒中發作,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表現為意識朦朧、譫妄或精神錯亂狀態。

(1)腦衰弱綜合征:是本病的早期表現,以頭暈為主的頭部不適並伴有耳鳴。還可見不規律的頭枕部及額部鈍痛,睡眠易醒,醒後入睡困難,易疲勞周身不適,注意力難集中等。一般進展緩慢,有數年或數十年才出現明顯的精神異常,病程呈波動性,有間歇期。

(2)智能障礙:單純的腦動脈硬化,智能缺損只表現出由記憶障礙伴發的工作能力、效率的降低和缺乏主動性,思考、理解遲鈍,嚴重者造成贅述。腦實質改變嚴重,則出現智能的普遍缺損,甚至痴呆。

(3)情感障礙:早期表現情感脆弱、易激惹、易傷感或暴怒,或無故憂慮、抑鬱、焦慮,進一步發展可出現自殺或類躁狂狀態。智能缺損時則出現表情欣快或淡漠、獃滯。

(4)人格改變:一般人格不易發生改變,尤其是判斷力,患者對自己疾病認識能力一般保持良好。有智能損害時會出現自私、揮霍、幼稚、懶散、行為輕率等人格變化。

(5)幻覺妄想狀態:有些病人可出現誇大、被害、嫉妒等妄想觀念,並反覆或持久出現的幻覺,以命令性幻聽多見。

(6)意識障礙:合并卒中時則出現意識障礙。表現朦朧、譫妄或精神錯亂。一般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常有遺忘。

(7)記憶障礙:有短程和長程記憶缺損,沒有瞬間記憶障礙,人名、地點、日期、數字等最先遺忘,常因記憶障礙影響工作。

2.軀體癥狀和體征 多數病人有頭痛、頭昏、後枕部沉重感等自覺癥狀,有的出現耳鳴、四肢麻木、眩暈發作等癥狀。早期常出現非定位性病理性體征,如肌張力增高、深反射不對稱、掌頦反射和咽反射亢進等。如有卒中發作,則出現偏癱、失語、延髓性麻痹等定位性體征。約1/5的患者有癲癇發作,1/3伴發糖尿病。因動脈硬化常累及心、腎及視網膜動脈,而出現受累器官相應的病理癥狀和體征。

(1)多數病人有頭痛、頭暈等自覺癥狀。可有耳鳴、四肢麻木、面肌抽搐、眩暈發作。

(2)早期常有輕微的、非定位性神經系統體征,如對光反應減弱,瞳孔大小不對稱或變小,表情肌不對稱,頭、手、舌震顫,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不對稱,掌頦反射陽性及手足發冷,發紺,面部多汗等自主神經癥狀。

(3)卒中發作後可有偏癱、失語、單側面神經麻痹等受累腦血管靶器官定位體征。

(4)15%~20%病人可以出現癲癇,以大發作為主。

(5)半數以上病人有高血壓。

發病年齡50~60歲,40歲發病者也不少見。男性多於女性。一般無明顯誘因而逐漸出現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同時伴有情緒不穩,近記憶明顯減退。疾病發展緩慢,癥狀常輕重差異很大且波動。病程一般較長,雖長期患病,人格保持相對完整,自知力也較良好。體格檢查可見眼底動脈和全身動脈硬化體征,血液檢查可見血膽固醇、血脂增高,腦血流圖往往顯示腦動脈硬化樣改變,頭顱CT檢查可顯示腦回萎縮、腦室擴大。這些特點可作為診斷本病的根據。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診斷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檢查化驗

符合腦動脈硬化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如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可增高等。就精神障礙無特異性的檢查。

腦電圖可有輕度瀰漫性異常;腦血流圖顯示主峰變鈍、重搏波降低或消失、上升時間延長、波幅降低;顱腦多普勒超聲掃描顯示動脈硬化改變;CT檢查也可顯示腦回萎縮、腦室擴大。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鑒別診斷

1.神經衰弱 早期癥狀類似,但神經衰弱發病年齡40歲,癥狀常於用腦後加重,休息後減輕,記憶力減退明顯,無神經系統體征和實驗室證據不支持腦動脈硬化的診斷等可以鑒別。

2.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 關鍵在於原發病的鑒別診斷,即腦動脈硬化與原發性高血壓的鑒別診斷。臨床上很難鑒別。因為,往往兩種原發疾病同時存在。一般講,原發性高血壓伴發的精神障礙的病人發病年齡較早,精神癥狀出現前已有多年高血壓史,精神因素常是誘發因素,精神癥狀發生較為迅速。情感障礙多為恐懼、焦慮,意識障礙多見,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自主神經系統癥狀較多。

3.顱內腫瘤 某些局灶性癥狀突出且呈進行性發展的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應與顱內腫瘤鑒別。後者常表現頭痛且早晨明顯,因咳嗽、用力而加劇,伴嘔吐、視盤水腫,病程較短,進展較快,CT或核磁共振影像學檢查可幫助鑒別顱內佔位病變。

4.其他 伴有明顯的抑鬱或焦慮情緒時,應注意與抑鬱症、焦慮症鑒別;伴有癲癇發作時需與原發性癲癇或其他癥狀性癲癇鑒別。明確的軀體體征和實驗室檢查可以區別功能性精神病。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併發症

參見腦動脈硬化的併發症。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關鍵在於預防腦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由於腦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也是導致腦血管病變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且動脈硬化發展緩慢、隱匿,可以長期無任何癥狀,常不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早期預防極為重要。曾有病理解剖發現兒童血管壁上有脂質沉著,且高血壓雖常在成人中發現,實際上都起始於兒童期。據研究認為,一般人年齡在20歲左右即可開始有腦動脈彈性逐漸減退的趨勢,40歲以後逐漸明顯,50歲以後會出現早期癥狀。因此,防治腦動脈硬化最好從兒童及青年時期開始。如從小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持之以恆地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不吸煙、不飲酒,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緊張等。且研究認為動脈硬化早期,經防治後動脈壁上的粥樣斑塊可以消除。所以,無論動脈硬化早期或晚期都應積極防治,以延緩疾病發展和惡化。具體應做到:

1.生活規律 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病是逐漸發生的,多與不良生活方式,體內毒素的積累環境污染導致血液黏稠凝聚有關,生活、工作緊張、吸煙、酗酒、營養過剩、血黏稠、血液中不正常成分(毒素)等,嚴重超標,形成動脈硬化。因此要情緒保持穩定,避免精神緊張、焦慮;要經常用腦,經常閱讀報紙、雜誌等;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多做家務,有研究認為常幹家務者腦動脈硬化及腦萎縮的發生率低。

2.控制血脂 腦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血脂及體內自由基過多氧化反應過度。因此,飲食上應進高蛋白、低鈉鹽,足夠的維生素和適量的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如適量進食油、瘦肉、奶類、蛋類,可多食魚類、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不能過飽,少吃糖,不吸煙,少飲酒。

3.抗氧化 可用一些改善腦血流、腦細胞代謝賦活劑及降血脂、降血黏度及活血化瘀的中藥。用藥不宜太多,要有針對性地用,如丹參,桂利嗪,路丁,川芎嗪,銀杏提取物製劑,維生素B1、B6、C、E、輔酶Q-10等,血黏度高者可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腦細胞代謝劑有吡硫醇、吡拉西坦、胞磷膽碱等。

4.要積極治療、及早防治能加速動脈硬化的高血壓、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疾病。同時,提倡培養良好的性格,積極維護健康心理,對於防止出現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有積極意義。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藥物治療的目的是降低血膽固醇、降低血壓、擴張腦血管、改善腦代謝,促進腦功能恢復,改善神經、精神癥狀。

1.降血脂藥物保護血管藥物 可選用氯貝丁酯、吉非貝齊、非諾貝特、20%β-谷固醇混懸液、硫酸軟骨素A、月見草油、腦脈通、維生素C、亞油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泛酸鈣/煙醯胺(複合維生素B)、維生素E等藥物治療。

2.鈣通道阻滯劑 選用氟桂利嗪、桂利嗪、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

3.血管擴張劑 可選用煙酸、地巴唑、環扁桃酯、倍他司汀、長春胺、卡蘭、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煙酸肌醇(菸酸肌醇酯)等藥物。

4.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如阿司匹林、藻酸雙酯鈉、雙嘧達莫、磺吡酮等藥物。

5.腦代謝活化劑 胞磷膽碱、細胞色素C、吡拉西坦、吡硫醇、阿米三嗪/蘿巴新(都可喜)、腦蛋白水解物(腦活素)等,上述藥物可選用1~3種。

6.改善精神癥狀藥物 原則上用藥要慎重、小劑量且緩慢加量。對於神經衰弱癥狀群,可給抗焦慮葯如苯二氮卓類葯勞拉西泮0.5~1mg,2~3次/d,或丁螺環酮5~10mg,2~3次/d,口服;對伴有興奮、躁動、幻覺、妄想者,可選用甲硫噠嗪、奮乃靜、舒必利、利培酮等。劑量不宜過大,待癥狀控制後可逐漸減量。對興奮躁動者,可選用氟哌啶醇或安定肌注;對於抑鬱狀態者,可選用小劑量副作用小的第二代四環類、三環類抗抑鬱葯,如氟西汀、舍曲林、文法拉辛(萬拉法新)、曲唑酮等;對出現意識障礙者,可靜滴促進腦細胞代謝藥物,如三磷腺苷(ATP)、輔酶A、谷氨酸鈉等,必要時給予安定鎮靜。

7.其他藥物使用 對伴有高血壓者,可選用抗高血壓葯,予以降低血壓;伴震顫麻痹者,可選用抗帕金森病和改善腦代謝藥物,苯海索、左旋多巴、去甲阿托品或氫溴酸、東莨菪碱等治療。

(二)預後

單純的腦衰弱狀態且癥狀沒有波動,發展緩慢者預後尚可;反覆發作、持續進展,有嚴重器質性損害(如卒中)或出現痴呆者預後不佳。

參看

  • 心血管內科疾病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腦動脈硬化症 下一个: 腦動靜脈畸形>>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