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瘡


疔瘡,外科常見病之一。因其堅硬而根深,形如釘狀,故名。癰疽等化膿性感染之局部腫脹形似疔蓋狀者。出《仙傳外科集驗方》卷六。

從廣義講,泛指瘡瘍之病證者,參見丁條。

狹義單指瘡瘍中之一種病證,即所謂:又名丁瘡、丁腫、疔腫、疔毒、疵瘡等。《外科精義》卷上:「夫疔瘡者,以其瘡形如丁蓋之狀是也。古方論之,凡有十種,華元化載之五色丁,《千金方》說丁瘡有十三種,以至《外台秘要》,神巧萬全,其論頗同,然皆不離氣客於經絡五臟,內蘊毒熱,初生一頭凹腫痛……便令煩躁悶亂,或憎寒頭痛,或嘔吐心逆,以針刺瘡,不痛無血,是其候也。」該證因其形小,根深,堅硬如釘,故名。多因外感風邪火毒,或因外傷感染而發。其證多發於顏面、四肢以及軀幹部位。證見發病急,變化迅速,初起者形如粟米狀,形雖小而質堅硬,根基深在,繼則焮熱紅腫,腫勢速增而疼痛轉劇,待膿潰疔根出者,始可腫消痛減而漸愈。若處理遲延不當,或失治誤治,致熱毒更甚者,易成走黃之險證。治宜早而迅捷,內服藥當在審慎辨證確診下施治。若熱重毒熾者宜清熱解毒。方選五味消毒飲;若火毒盛者,方選黃連解毒湯,或解毒大青湯;若潰後膿毒未盡,五心仍煩熱者,方選人蔘清神湯;若因膿毒出而呈顯氣虛之證候者,宜服內托安神散。外治疔瘡初起。傳統方法多用煙管油膏,或圍葯厚敷疔瘡之四周,使疔破而水出多愈;或可用豬膽汁調合雄黃、京墨、薑汁敷疔瘡之四周亦可取效;或用蓖麻子去油,乳香去油,共搗與飯調合作餅狀貼敷,可拔去疔毒;或可用外敷黃連軟膏,或玉露膏等;若膿已成未潰者,則宜切開去膿,視瘡之大小深淺,確定是否引流。已潰者治宜用五五丹,或八將丹塗貼瘡口,以提膿去腐。膿凈腐去瘡面紅活者,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敷貼換藥,以促瘡口之收斂癒合。

疔瘡多因火熱之毒蓄結所致。疔的名稱很多,常以發病部位及癥狀而定名,如「面疔」,「指疔」,「足疔」,「爛疔」,「紅絲疔」,「疫汀」等。臨床表現;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膿頭,形雖小而根深,腫硬如釘著骨,疼痛劇烈,來勢甚凶,易擴散而走黃。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耵聹栓塞 下一个: 蝶骨腦膜瘤的眼眶病變>>

相關問題


  • 鼻子鼻樑那長了一個有隻眼睛都跟著一起

    健康諮詢描述: 上個月下巴上才長了個疔瘡這個月鼻樑那又長了一個怎麼回事?都是在經期跟這個有關嗎? 病情分析:鼻子鼻樑那長了一個疔瘡是屬於典型的胃腸道積滯引…

  •   疔瘡是一種發病迅速,易於惡化,危險性較大的瘡瘍。多發生在顏面和手足等處。若處理不當,發於顏面者易引起走黃危證而危及生命,發於手足者則可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疔…

  • 痘痘消一半沒完全消退,留了一個消痘

    健康諮詢描述: 鼻子右邊長了一個痘痘,過了幾天自己消退了,但沒完全消退,留下了一個小痘。不長也不消,不痛也不癢,怎麼辦呢? 病情分析:你好,痤瘡俗稱青春…

  • 是不是很嚴重的一種皮膚病,需要用什麼

    健康諮詢描述: 我家寶寶3歲零10個月,上週手上長水泡,沒注意以為是燙的,現在一個禮拜了,鼻子下邊長了許多紅點,而且有膿包,肩上也同時出現一個水包?我昨天看過醫…

  • 全身化膿性感染(其他名稱:走黃)

      病原菌侵入人體血液迴圈,並在其內生長繁殖或產生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感染症狀和中毒症狀的情況,統稱為全身性感染。而全身化膿性感染往往屬於繼發,可繼發於汙染或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