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年輕化 (Facial skin rejuvenation) 的需求推動著相關技術的的廣泛進步,傳統和現代的面部提緊術 (Facial lifting) 及其他相關的年輕化手術,軟組織填充材料(Fillers)和肉毒素注射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鐳射換膚(Laser skin resurfacing)、射頻緊膚( Radio frequency skitightening),以及化學剝脫(Chemical peel)、物理磨削(Dermabrasion)等,各項新舊技術都在快速發展,只是沒有一種能全部具備全部所需的特點。理解和體會每一種年輕化技術的優缺點和進展對恰當地指導求美者進行選擇十分重要。
面部年輕化治療的歷史首先是外科除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埃及和印度。1901年,德國醫生實施了僅僅切除多餘面板,不進行組織分離的第一例現代面部提升術。二戰後,從開始切除連帶皮下組織的多餘面板,到淺筋膜縫合懸吊,面部提升術有了長足的發展。1974年,Skoog提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面頸部淺筋膜層下分離的除皺方法,繼之,Mitz和Peyronie將這層與頸闊肌相連續的筋膜命名為淺表肌肉腱膜系統(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 SMAS) [1]。在過去的30年裡,基於傳統的SMAS面部提升術的手術範圍、切口和分離層面有過很多的新發明和改進,同時也因此產生了很多爭議,大致的發展歷史和分類如下:
傳統的淺表肌腱膜系統SMAS提緊手術
傳統SMAS提緊的典型術式包括了遊離、提緊和重新定位頸面部面板,並將SMAS/頸闊肌作為單位重新定位。面板切口和遊離範圍因人而異。關於切口, Kridel建議用盡可能短的切口,沿耳前耳屏緣、至顳部轉為水平方向,耳後切口沿耳甲切開;關於皮下游離範圍,Thomas Baker建議解剖顴突外側2/3區域,向前到達鼻脣溝外側數釐米的位置,便於顴部內側面板通過SMAS的旋轉而提緊;SMAS下的解剖前達到腮腺前緣,瓣向後上方拉緊,後下方多餘的SMAS固定到顳骨乳突部[1]。
深層和複合面部提升術
針對上述傳統面部提升術沒有強調顴脂墊下垂糾正的缺點。Hamra (1986)提出包括顴脂墊、頸闊肌和面板在內的深層面部提升術,1992年經改進後命名為複合面部提升術:術中血供來自面動脈、內眥動脈和眶下動脈、包括眼輪匝肌在內的複合組織瓣從SMAS的深面掀起,形成一個厚的、包括顴脂墊在內的血供豐富的組織瓣[2]。Kamer [3]對100例實施深層面部提升術的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研究,97%的患者對手術效果滿意。Hamra [2]報道的167例複合面部提升術的患者,出現1例需要要抽出的血腫,沒有出現面神經損傷的併發症。
內窺鏡除皺術
由於更多更年輕的人尋求面部年輕化手術,內窺鏡除皺術的出現迎合了人們對減少創傷、降低圍手術期和術後併發症、外觀自然和維持期較長等的要求。美國整形外科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ASPS)曾有調查示大約一半醫生選擇經冠狀切口完成眉提升術,多數認為比內窺鏡術式更能達到較理想的提眉、減少額紋及眉間紋的效果,年齡越大的醫生越喜歡選擇冠狀切口。但隨著固定技術的提高,Dayan(2004)設計了嚴密的回顧性研究,認為冠狀切口和內窺鏡提眉後一年隨訪比較提示眉提升程度沒有顯著差異,冠狀切口除皺術的第五年後同樣出現眉形與位置下垂。
小切口面部提升術
在內窺鏡除皺術發展的同時,人們亦在尋求無需複雜器械的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的小切口面部提升術,這類術式縮小或避免了耳後切口,縮小了皮瓣解剖範圍,可在局麻下或局麻+鎮靜的條件下實施,很具吸引力。
鋸齒線類(錨著類)縫線懸吊術
通過引導針穿過軟組織即可實現面部提緊的帶倒刺或錨著體的懸吊縫線之應用近來廣受關注Sulamanidze [9]於2002年首次介紹了這種帶多個倒刺的聚丙烯懸吊縫線,縫合位置選擇在需要上提的部位,如顴頰部、眉尾和頦下部,從皮下進針,在深約1-2cm的皮下脂肪層走行後出針。上端提緊至理想的位置,剪掉縫線兩端,埋置在皮內。最長隨訪時間達2.5年,效果良好。矯枉過正和面板區域性凹陷可自行消失。可以與開放式進路結合。其它的相似的縫線,如2005年通過FDA的批准的面部輪廓成型線;又如,Eremia
[10](2006)報道的結節狀錨形體可吸收懸吊縫線(PDS或Maxon),6-12個月隨訪時多數出現鬆弛;作為初期的研究,縫線露出、懸吊脫落和不對稱等風險,都是容易出現的併發症,另外,人們也更關注其遠期的療效問題。
從上述的面部年輕化的手術演變過程看,手術似乎走向追求效果徹底,但也意味著愈加複雜和更多創傷,近年來,多次、少創和微創的治療挑戰了這一外科模式的發展趨勢。Ivy的21例前瞻性半面對照研究(1996)隨機研究比較了傳統的SMAS除皺和分離顴脂墊、鼻脣溝、提緊眼輪匝肌的廣泛SMAS複合除皺術,半年、一年隨訪均未見差異[11]。Prado [12] 82例42至55歲回顧性研究示半數的傳統SMAS手術和另外半數的MACS 提升術者的1個月和2年的隨訪效果無差異。兩者術後2年時均半數再現頸部和下頜緣面板鬆弛。更有懸吊和傳統除皺的半面對照研究也有類同結論,提示了更多研究聚焦微創術式的必然性。
非手術除皺技術
面部年輕化已是整形美容領域日漸重要的課題,傳統除皺手術不再是獨唱,而增加了不少前奏和伴奏。傳統除皺術式及內窺鏡除皺的文獻數量上升乏力,更與非手術除皺技術的發展相關。正是因為面部面板老化不僅包括組織鬆弛移位和面板皺紋形成,還包括容積的喪失、面板質地、色澤改變和血管擴張等綜合的表現。因此,面部年輕化除了利用手術實現面板提緊及組織(脂肪)充填復位外,還包括了化學剝脫、物理磨削、軟組織填充材料、肉毒素注射、鐳射射頻等非手術治療,分別針對面板表面的光老化、容積喪失和面板鬆垂、動態與靜態皺紋等,其中鐳射、射頻和等離子等領域是進展最快的一個方面[13]。以射頻為例,從過去的單雙極射頻到三極射頻,從早期的無創電極到最新的侵入性微創電極,不斷試圖在療效和風險之間尋找更佳的平衡[14]。從發展方向上看,射頻治療之於深部皺紋和面板鬆弛,點陣鐳射和點陣射頻之於面板質地和靜態細紋,等離子面板再生之於面板老化,都是非手術年輕化發展過程的一個新起點。雖然某些治療在效果上尚未能達到注射除皺的效果,更無法替代手術除皺,但技術上的快速發展,必然使此類治療具有日益擴大的適應徵。如何動態地認識和評估,科學地對待各種治療的適應徵,更正確客觀地為求美者服務,使整形美容外科醫生不得不放慢腳步,更多參與和關注全系列的非手術年輕化治療的技能和進展。
除了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全面瞭解動態的技術發展外,在決定某個求美者到底適合哪種治療時,需考慮多種因素,詳細瞭解病史,分析對外貌擔憂的主要原因,檢查和考慮面部老化的相關解剖因素,評估鬆弛的程度和部位、面板和軟組織的條件、下垂累及的組織層次、面部軟組織容積、深部骨組織輪廓、既往瘢痕增生情況、性別和性格等。在此基礎上,可以開始考慮治療方案的選擇,並要和求美者本人討論治療的細節,告知手術後各部位改善的經驗結果[15]。
面部年輕化治療的理念亦在不斷的發展中,比如,除了鬆垂組織的復位,通過脂肪注射改善面部軟組織輪廓,通過截骨改善過度肥大的顴骨後,都可以經主客觀評價得到一定程度的年輕化的結果。所以,人們將不斷地豐富治療的內涵,使之納入廣義的面部年輕化治療範疇。
理念和適應徵、技術和裝置、功能和美學、維持時間和恢復時間的有機結合和平衡,不斷髮展,不斷實現過去無法實現的效果。面部年輕化治療的完整認識,不僅需要基於對手術和非手術技術的全面理解,更需要融入術者對科學、藝術和社會因素的深刻理解。但最終,基於循證醫學原理對設計得當的前瞻性研究結果的分析將使我們最終獲得清晰的共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