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結直腸腫瘤外科 住院醫師 關旭

       為早期及時發現可再治療的復發及轉移病灶,為早期發現異時性多原發結直腸癌以獲得及時治療,為處理病人術後出現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狀及其它併發症,術後均應終身定期複查,隨訪。
  一般認為,經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術後極易發生區域性復發,其復發病例的80%-90%均發生在手術後2-3年內,僅有大約2%的復發病例發生在手術後5年以後。
  多數學者認為區域性復發會有症狀,而臨床上出現症狀時,腫瘤多已發展至晚期,失去了再手術的機會,因此定期檢查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在復發較早階段發現,從而增加再手術的成功率。建議在結直腸癌術後的2年內,每3個月複查1次,以後每半年複查1次。
  1、體檢3個月進行一次病史詢問及物理檢查,包括詳細詢問近期病史
  對於術後恢復順利的患者,若再次有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排便習慣再次改變,盆腔疼痛或會陰部大腿內側疼痛,不明原因刺激性咳嗽、腹脹及腸道出血等,均有復發可能。
  全面查體,檢查腋窩、鎖骨上和頸部淋巴結,腹部主要檢查肝脾,是否有腹部包塊,肛門指診可以及時發現直腸或盆腔的復發灶,這些體檢結果對治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2、CEA 是監測結直腸癌術後復發或肝轉移最有效方法之一


  儘管對於CEA的特異性以及能否作為復發早期診斷的標誌物仍存在異議,但是大多數學者認為,進展期病人CEA升高,術後仍不能回覆至正常水平,常預示預後不良,而且CEA的升高常早於臨床出現復發的症狀4-5個月,它不僅能監測區域性復發,也能提示肝、肺等處的遠處轉移。
  最理想的方法是,在第一次手術前獲得CEA的水平基線,進行根治性手術後,CEA水平應該在2個月內恢復正常。如果CEA水平未降至正常水平,預示有殘餘腫瘤。
  一旦CEA水平恢復到正常基線,則應該每3個月檢查一次。CEA在術後監測療效方面也有一定意義,如CEA值高的病人,化療後血清中CEA值有所下降,則表示腫瘤對化療藥物敏感。
  若血清CEA值繼續保持在高水平,則提示化療無效。血清CEA的測定應在術後2年內,每4―6周測1次,2年後每6個月測1次。
  3、腹腔及盆腔CT或B超檢查
  結直腸癌術後應用CT檢查瞭解區域性復發及遠處臟器(肝臟、肺等)的轉移灶,及腹、盆腔淋巴結轉移準確性較高,現已普遍接受。
  正常情況下CT檢查每年一次,B超檢查每6個月一次。有條件的患者應該於手術後4-6周內行CT掃描,作為以後複查的對照。術後2-3年內每隔6-8個月作一次CT檢查,或當CEA升高時複查CT。

  CT發現盆腔或遠處轉移的敏感性雖然高達88%,但是病灶大於1-2cm時才能明確診斷。當然,與術後早期複查的CT片作對比可以發現更小的病灶。
  4、胸部X光檢查
  術後定期胸部X光檢查是必要的。如果發現可疑病灶,則進行胸部CT掃描有一定價值。如果病史和體檢提示有骨轉移的可能,則應該進行骨掃描檢查。
  5、結腸鏡或結腸三維CT檢查
  不僅可以發現吻合口復發或異時性結直腸腺瘤或結直腸癌,且有助於及時發現腺瘤癌變。乙狀結腸鏡檢查可用於低位吻合口的檢查。結腸三維CT檢查可用於結腸鏡檢查失敗的病例。
  結直腸癌術後的纖維結腸鏡檢查優點是:
  (1)診斷正確率可高達90%-97%,陽性檢出率高於其它檢查方法;
  (2)可作活檢確定診斷,優於X線檢查;
  (3)對術後吻合口狹窄,纖維結腸鏡可確定為良性瘢痕還是腫瘤復發;
  (4)能經纖維結腸鏡摘除結直腸息肉。結腸鏡對於觀察吻合口情況有特殊的價值,應每年檢查一次或者更多次。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患者術後隨訪計劃可以歸納為下列的內容。需要強調的是該方案僅為一般指導性建議,臨床應用時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個體化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