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肝的疏洩功能與膽汁的分泌、排洩密切相關,憂慮、憤怒等精神因素,易致氣鬱傷肝,而致膽囊炎的發生。飲食不節,暴飲暴食,食過多油膩或嗜酒,或態食辛辣煎炒之物,損傷脾胃,居地潮溼,起居失宜等也可導致膽囊炎。
西醫臨床上治療膽囊炎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消炎、利膽、解痙、鎮痛來緩解症狀,效果不夠理想。二是手術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把病變的膽囊切除掉,手術治療雖能根治,但是很容易產生一系列併發症。膽囊切除後膽汁持續不斷進入腸道,空腹時缺乏胃酸和食物中和,膽汁可在十二指腸蓄積逆流入胃,對胃粘膜造成損害,出現膽汁性返流性胃炎等許多副作用,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
中醫治病因人而異,根據辨證不同,則有不同的治療,同樣飲食調護也有所區別,不能一概而論。
1、肝膽溼熱證患者,多表現為脅肋脹痛,口苦咽乾,脘腹脹滿,小便短黃,大便不爽或祕結,舌質紅,苔黃或厚膩,脈弦滑數。此型患者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可多食薏苡仁、冬瓜、赤小豆、綠豆、黃瓜、絲瓜、葫蘆、藕、西瓜、等甘寒、甘平、苦寒、淡滲洩熱的食物。少食羊肉、狗肉、韭菜、生薑、辣椒、酒、蜂蜜等甘酸滋膩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另外居住環境不宜潮溼,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在溼冷的氣候條件下,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不要過於安逸,貪念床塌,以免氣滯生痰釀溼。
2、肝鬱脾虛者,多表現為:右脅脹痛,情志不舒,腹脹便溏,倦怠乏力,腹痛欲瀉,善太息,飲食減少,舌質淡胖,苔白,脈弦或弦細。飲食應清淡易消化,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忌飲酒,及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煎炸硬固之品以助於脾胃的運化。可食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藥、小米、桂圓、蜂蜜等。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並持之以恆。另外患者還應及時消除不良情緒,保持心情愉快,防止鬱悶不樂致氣機不暢。
3、肝腎陰虛者,多表現為右脅部隱痛不適,兩目乾澀,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舌質紅,苔少,脈弦細等。飲食宜清淡涼性,多吃新鮮水果,避免熬夜暗耗肝血。
4、患病日久多可致瘀,表現為脅肋刺痛,夜間加重,舌質紫暗等,患者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帶、紫菜、山楂、醋、玫瑰花、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舒肝解鬱作用的食物。少食肥豬肉等滋膩之品。不可過於安逸,以免氣機鬱滯而致血行不暢。可適當進行一些有助於促進氣血執行的運動專案,以達到改善體質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