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 15 年中,食管癌微創切除術(MIE)臨床應用日益普遍,在美國多數教學醫院也已開展這一術式以減少傳統食管癌開放切除術的整體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生率,近年來已有多篇病案報道和回顧性研究對比接受上述兩種術式的患者預後情況,大部分文獻提示 MIE 組住院時間較短肺部併發症及切口感染髮生率低。而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資料的研究報道。
因此,來自美國麻省總院的 Sihag 博士等利用美國胸科醫師協會(STS)國家資料庫開展了一項回顧性研究,相關論文發表在 2015 年 12 月的 Ann Thorac Surg 雜誌上。
該研究納入了 2008 年至 2011 年接受食管癌切除術的 3780 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其中 93% 為白人,1014 例接受了 MIE 治療,包括 214 例經食管裂孔路徑和 800 例 Ivor-Lewis 路徑的患者,並用非引數檢驗分析了患者術後 30 天的預後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MIE 組合和開胸手術組(OE 組)在術前基礎疾病、腸道纖維化、術前化療、術前肺功能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兩者整體術後併發症和死亡率也相近。
MIE 組手術時間較長(443.0 分鐘 比 312.0 分鐘),住院時間也較短(9.0 天比 10.0 天),但 MIE 組患者接受再次手術的機率較高(9.9% 比 4.4%),膿胸的發生率也較高(4.1% 比 1.8%)。OE 組術後切口感染率較高,術後輸血比例較高(18.7% 比 14.1%),腸梗阻機率也較高(4.5% 比 2.2%)。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也確認了上述結果。
Sihag 博士等認為,從 STS 國家資料庫的早期結果可以得出結論,即 MIE 是一項安全的術式,與開胸術式相比並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相近,但並未得出 MIE 可減少術後肺部相關併發症的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僅納入了 2 家年 MIE 手術量在 20 臺以上的中心,多數機構 2009 年至 2011 年的年手術量在 1~10 臺之間,但來自大中心和小中心的上述資料結果也相似,作者猜測可能是由於大中心承擔住院醫師的培訓以及創傷較大的 Ivor-ewis 切除術較多造成。較長的手術時間和較高的再次手術發生率則反映了醫生的學習曲線。
因此,作者認為回顧今後 3~5 年時間內的 MIE 經驗也會十分重要,從中可能獲得更多 MIE 應用價值的結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