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基礎:
脊神經後支均較前支細小,出椎間孔後,在相鄰橫突之間再分為內、外側支,支配該區的面板和肌肉。多數脊神經後支在分佈上呈較明顯的節段性。其中,後內側支在下位椎骨上關節突根部的外側斜向後下,經骨纖維管至
椎弓板後面轉向下行;分佈至背深肌和脊柱。後支周圍僅少許脂肪組織,緊貼橫突間韌帶;相對固定是後支引起腰部疼痛的解剖學基礎,也是神經牽拉損傷的生物力學基礎。也常常是導致疼痛的原因之一,尤其後內側支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內側支之間聯絡比較緊密,每個小關節均有雙重神經支配,比如L45小關節同時接受來自L3和L4兩個內側支的支配。
診斷標準:
1、椎旁疼痛,靜止體位加重,休息後無好轉
2、活動受限,改變體位疼痛加重
3、無根性症狀,可伴有頭面部、肩背部疼痛或者腰背部疼痛
4、神經系統體檢正常
5、輔助檢查以脊柱退變為主,伴有或不伴有椎管內病變
操作:
1、
患者取俯臥位,腹下墊枕,觸清棘突,並做好標記,棘突正中旁開大約2CM,作為穿刺點,常規消毒鋪巾。
2、用腰穿針或者是射頻穿刺針從進針點垂直面板緩慢進針,直達橫突骨面,再緩慢調整針尖的位置,直到儘量靠近橫突的根部。
3、要是在X線下定位,正斜位側位都證實針尖在橫突根部,解剖定位。
4、若要更精確的定位,也可以連線射頻電極,用運動和感覺測試,0.5V內患者有明顯的脊神經後支支配區域的肌肉跳動或者是痛感,就證明針尖離此處的脊神經後支很近,回抽無血液和腦脊液,就可以注射局麻藥3-5ml。
5、脊神經後支的阻滯要同時上下約2-3條,因為脊神經後支的分支具有交叉分佈的特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