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在有些時候,就勃起方面而言,的確會發生一些自己和伴侶都能體會到的不同。那麼,這些變化到底有多嚴重,一定是陽痿嗎?人們卻往往不大清楚,而且還不大容易找到靠譜的答案。
性科普作家卡斯爾曼(MichaelCastleman)將告訴你,其實勃起功能障礙(ED,erectiledysfunction)的真實發生情況和小廣告裡嚇唬你的相差甚遠。
小電影裡的視覺效果,
不能瞎參考
根據美國泌尿學協會(AmericanUrologicalAssociation)的定義,勃起功能障礙是指“無法達到或保持能夠完成滿意性行為的勃起程度”。
不過這也太語焉不詳了。如果把“勃起”和“滿意的性行為”定義為在色情作品裡所展示的那樣――迅猛勃起,堅如磐石,經久耐用,高潮迭起――那差不多所有男性都ED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ED呢?說得實際一點兒,就是男性在清醒狀態下(未攝入酒精或其它可能削弱勃起功能的藥物)長時間自慰後仍然不能使陰莖達到半堅硬的狀態。
只是和你想的不一樣,
並不是真的障礙了
大約從50歲起(抽菸或有糖尿病的或兩者兼備的男性,往往會早於50歲),在勃起方面開始發生改變。
這一過程發生的快慢因人而異。不過,年齡較大的男性,已經不能僅憑性幻想就勃起了,直接的愛撫因此變得不可或缺。
而且勃起的過程也會變得緩慢,硬度也不如三四十歲的時候了。小小的打擾也可能導致“崩盤”――門鈴,或者呼嘯而過的救護車等等。
這些變化讓不少男性警惕起來,他們會直接就得出自己ED了的結論。然而要記得,如果在自慰過程中仍能勃起,就沒有ED。問題只是勃起的程度不盡如人意罷了。
上了年紀你就一定不行?
過了50歲,勃起方面的改變是正常生理現象,也是必然會出現的。不過根據芝加哥大學研究者完成的一項里程碑式的研究,在50-64歲的男性中,約1/3有勃起功能障礙;65-85歲的男性中,有勃起功能障礙的佔44%左右。
可見ED的風險雖然的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仍有超過半數的男性與之“無緣”。
除了年齡,還有不少因素會使情況變糟,比如焦慮、酒精、藥物、夫妻關係出現問題,疲勞的時候也不是個好時段,比如,在勞累了一天後的深夜,或者在酒足飯飽之後。
其中,焦慮的負面影響尤其嚴重,因為焦慮會觸發應激反應(也稱為“戰鬥或逃跑反應”),而這會使血液從軀幹(包括陰莖)流向四肢,以備戰鬥或逃跑。
身體中部血液的減少意味著可供勃起的血液也更少了。勃起程度不盡人意確實讓人沮喪,但試著接受這個事實吧,因為這是正常的。如果對此感到焦慮,反而會導致勃起更困難。
有一些不錯的方法可以減輕焦慮:比如歡愛前衝個熱水澡,在過程中進行冥想式的深呼吸,放慢節奏,對全身進行愛撫――大多數女性都表示更喜歡這種形式。
不硬=對方不開心?
小電影裡崇尚“金槍不倒,歡樂不斷”的歡愛觀點並不適用於現實生活中。
即使勃起功能下降,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年輕伴侶之間,往往會因為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時差”太大而出現問題――他可能在她甚至還沒有感覺的時候就結束了。
而50歲之後出現的變化使得男性性喚起的過程變慢了,這樣,他們和女性的節奏更趨一致。
互相理解,變換方式,找到其中的樂趣也不失為好的解決方式
而放慢節奏,就有足夠的時間用於親吻、擁抱以及對全身的愛撫,這對女性的愉悅都是相當重要的。從這個角度看,對不少中年伴侶而言,勃起的變化其實是歲月的饋贈。
用藥出奇跡?
那你真的要醒醒腦
大家都知道萬艾可等“壯陽”藥物。不過這些藥物對大約2/3的男性有效,可以改善他們的勃起情況,但是對剩下的1/3,就沒什麼效果了。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這些藥物也不會讓你變得像那些色情明星似的勇猛善戰,而且,很多男性所需的劑量可能會逐漸變大――副作用當然也隨之更可能出現,尤其是頭痛和鼻塞。而且這些藥物對於性慾喚起沒有作用,“偉哥”並不是傳說中的“春藥”。
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減少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
不過,一些生活方式可以推遲甚至暫時扭轉這一狀況。勃起依靠陰莖中的血液,減少血液流量的事情都有導致ED的風險:抽菸,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體重超標,久坐不動,酗酒等。
選擇戒菸,在飲食上多加註意,避免久坐,日常有進行體育鍛煉都可以讓你儘量避免風險因素。
雖然避免這些風險因素並不能使男性在50歲之後仍像小夥子一樣,但還是能保護你的勃起功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