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醫院打來電話: “ 您家寶貝可以出院了,請下午帶身份證來接寶貝回家吧。”
“真的嗎?”聽到這個訊息,許多爸爸媽媽的興奮感不亞於剛升級為準爸準媽時。於是,一上午的時間,都在興奮而緊張地忙碌著,為接寶貝回家做準備。大部分早產兒一出生就被轉入新生兒監護室治療,所以這一次相見很可能是媽媽和寶貝的第一次見面。
媽媽們滿懷著期待!然而,第一眼見到寶貝時,難免有些失望:我的寶貝怎麼還是這麼瘦瘦地,弱弱地?繼之深深地擔憂起來:我能照顧好寶貝嗎?寶貝什麼時候才能長大?什麼時候才能像朋友家的寶貝一樣白白胖胖的?
家人都會好心安慰:不要擔心,寶貝很快就會追趕上別人家的孩子!
是的,早產寶貝潛力十足,追趕生長是很迅速的。但是,由於早產兒各臟器發育不成熟, 媽媽的這些擔憂並不是多餘的,照顧早產兒,需要更加細心、有耐心,是充滿挑戰性的一項工作。
那麼,早產兒出院了,媽媽們在照顧寶貝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在這裡,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許多早產媽媽的反饋,先總結幾條,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總結和補充吧。
第一,注意監測體溫。
寶貝住院期間在自己的專屬暖箱裡,護士阿姨會根據胎齡和日齡為寶貝調節合適的溫度和溼度,讓寶貝每天都舒適地躺在暖箱裡治療和成長。出院後媽媽要接手護士阿姨的工作,為寶貝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了。由於每個家庭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氣候不同,寶貝出院季節不同,寶貝的體質不同,在此無法統一室溫和溼度。媽媽們要做的是,每天給寶貝測量體溫,體溫在36度至37度之間比較合適。早產兒皮下脂肪菲薄,溫度太低會低體溫甚至硬腫;汗腺發育不成熟,體溫過高不能通過出汗來降溫,容易發熱。如果體溫低於36度,手腳涼,請適當調高室溫或包裹厚些;如果體溫超過37.2度,請降低室溫或者給寶貝包裹薄些。
第二,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永遠是新生兒最好的餵養方式,早產兒也不例外。所以寶貝住院期間,媽媽最好定時用吸奶器將雙側乳房乳汁吸空。如果吸奶器消毒好,可以用一次性專用母乳儲存袋凍存母乳,這樣寶貝出院後,還可以吃上初乳。而且定期吸奶,能保證不回奶。如果母乳不足,就給寶貝準備早產兒配方奶粉混合餵養。可以按需餵養,也可以2小時喂一次。
第三,不需常規喂水。
新生兒腎臟發育不成熟,早產兒更是如此,過多喂水會增加腎臟負擔。母乳餵養或者按說明配製的配方奶餵養能保證寶貝攝入足夠的水分。如果寶貝小便澄清,面板不幹燥,就說明不脫水,不用額外補充水。但是,如果寶貝腹瀉,體內水分丟失多,或者室溫高,室內乾燥,導致寶貝小便量少,發黃,就需要適當喂水了。
第四,注意寶貝大便。
早產兒胃腸蠕動慢些,住院期間配方奶餵養,即使口服益生菌,也難免大便乾燥,有些甚至經常需要灌腸。大多數寶貝出院後吃上母乳,這個情況會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是也有一些寶貝好幾天不排便。如果3天還未排大便,可以用緊緻的細棉棒蘸橄欖油或者香油刺激寶貝的小屁屁幫助排便,也可以用開塞露。同時新增益生菌,每日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都可以幫助改善便祕情況。特別注意,如果寶貝肚子脹,或者哭鬧明顯,及時來醫院就診排除腸梗阻。
第五,監測體重增長。
為寶貝買個可愛的體重秤吧,每天在同一時間為寶貝測量體重,如果體重不增甚至減輕,說明寶貝餵養量不足,適當增加餵養量,如果效果不好,帶寶貝來醫院檢查。
第六,注意反應情況。
媽媽們會發現,寶貝剛回家時老是在睡覺,即使餓了,也不過是哼哼幾聲,很少會像足月新生兒一樣響亮地啼哭。可以通過彈足底判斷寶貝的反應情況,如果彈足底寶貝反應不好,同時吃奶不好,臉色也不好,您就得注意了,最好帶寶貝回醫院找兒科醫生幫助檢查判斷。
第七,撫觸很重要。
如果媽媽有精力,最好每天給早產兒做撫觸,可以去專門的機構學習,也可以購買光碟或者從網上下載視訊學習。當然,沒有條件的話,多抱抱寶貝,和寶貝說話,對促進寶貝神經系統的發育也是很有用的。
第八,認真閱讀出院記錄。
每個出院的寶貝都有一份詳細的出院記錄,記錄了寶貝出生情況,住院期間的檢查治療,出院情況,並且會詳細說明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對寶媽來說,認真閱讀出院醫囑是最重要的。醫生通過這種形式告知寶貝出院後需要口服的藥物劑量,療程,需要複查的專案,需要複診的時間等等。
總之,寶貝回家只是達到了出院標準(我們醫院的出院標準是體重2.0kg以上,奶量可以滿足機體能量及液體量需求,不需吸氧,沒有嚴重貧血等),但是要追趕上足月的寶貝,還需要很長時間,期間還可能會出現嚴重感染、貧血等情況,有些寶貝還需再次住院治療。所以希望媽媽們認真觀察,悉心護理,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就診。當然,更希望家人給這些新手媽媽足夠的關愛理解和幫助。媽媽開心健康,寶貝才會茁壯成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