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弱視?
弱視是指眼球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矯正視力≤0.8者為弱視。
2、弱視有哪些常用的治療方法?
弱視治療的關鍵是準確驗光,兒童還需散瞳驗光,配戴合適的眼鏡,在此基礎上進行治療。
(1)傳統遮蓋法+精細目力家庭作業:遮蓋視力好的眼睛,強迫弱視眼(視力差的眼)看東西,同時做精細目力家庭作業,如:用弱視插板進行訓練,刺激視神經系統的發育,使弱視眼視力提高。本法簡單易行,適用於斜視性弱視和屈光參差性弱視,效果可靠。
(2)視刺激療法(即CAM刺激儀):利用反差強,空間頻率不同的條柵,作為刺激源刺激弱視眼來提高視力。此法簡便易行,每次治療時間短,見效快,尤其適用於屈光不正性弱視,其它還有壓抑療法,後像療法等。
3、怎樣才能早期發現寶寶的弱視?
對所有兒童都應在3歲左右詳細檢查視力是發現弱視的最佳方法。一般講,父母發現孩子看書寫字時兩眼離書本太近;看人物時有無一眼注視,另一眼偏斜;看人時歪頭等,都應常規到醫院行眼部檢查。
4、弱視的危害是什麼?
弱視若發生在視覺發育敏感期則是一可治癒性疾病。兒童的弱視如不及早地發現和治療,都將會導致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嚴重影響雙眼視功能,導致融合消失,成為立體盲。
5、弱視治療年齡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很多家長認為,弱視應等稍大些再治療,那時孩子也懂事了,治療起來也容易配合是十分錯誤的,弱視的治療與年齡有密切關係,年齡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2歲以內為關鍵期,6~8歲以前為敏感期,超過12歲後治療效果極差,16歲後再治療,幾乎無望。
6、弱視眼經治療視力恢復到正常後是否可停止治療?
弱視經治療後,視力恢復至正常,多數家長認為不必再進行治療,這是錯誤的。使弱視眼視力恢復正常,僅是治療的第一步,以後還要訓練雙眼單視、融合、立體視功能。
弱視的種類可分為:
1、斜視性弱視
2、屈光不正性弱視
3、屈光參差性弱視
4、形覺剝奪性弱視
5、先天性弱視
弱視治療要點
1、早期
治療弱視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最早可從1-2歲開始治療,6歲前的弱視容易治到1.0以上;上述難治性弱視,如超過6歲才治療,很難治到1.0以上,12歲以上的弱視一般認為基本無效。
2、戴眼鏡
當弱視伴有遠視、散光或近視時,應按醫生要求儘早配鏡。戴鏡是治療弱視的基礎,如果該戴鏡的而不戴鏡,治療效果較差,甚至無效,造成更大的危害。
3、弱視治療儀與電腦軟體聯合治療
弱視可以看成是一種“視力萎縮”或“視細胞睡覺”,比較重的弱視必須加用弱視儀鍛鍊“萎縮”的視力,或喚醒“睡覺”的視細胞才能治癒。可利用現代最新科研成果,將傳統的弱視治療儀與現代多媒體智慧軟體相聯合使用,通過間接增視(如光刷、後像、紅光閃等)與直接增視(如精細作業、視覺刺激等)配合治療,可使用弱視患者視力得到有效提高。
4、遮蓋健眼
當雙眼視力相差2排以上時,蓋眼治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健眼視力下降。
5、鞏固治療
視力恢復正常了,還要進行融合視、立體視等視覺功能訓練,如果就此中斷治療,以後你小孩子視力還可能減退。弱視患兒的視覺訓練是一個長期過程。
我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認為:凡眼部無器質性病變,以功能性因素為主,矯正遠視力低於0.9者均列為弱視。弱視是嬰幼兒期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眼睛感光系統(主要是黃斑),未能充分發揮感光功能,使視覺發育受到影響而發生的視覺功能減退的狀態。主要表現為視力低下及雙眼單視覺功能障礙。
弱視僅發生在視覺尚未發育成熟的幼兒期,8歲以上兒童視覺發育已近成熟,能抵制誘發弱視的因素,不會發生弱視。弱視患者的主要缺陷是弱視眼有一中心盲點而視網膜周邊部功能正常。
弱視的分級
1、輕度弱視――矯正後視力為0.6―0.8。
2、中度弱視――矯正後視力為0.2―0.5。
3、重度弱視――矯正後視力為≤0.1。
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期
1、1―3歲:治療兒童弱視的關鍵期。
2、4―8歲:治療兒童弱視的敏感期。
3、9―14歲:還可治癒,但療程稍長。
4、14歲以上:幾乎無望治癒。 治療方法:
一、精細目力訓練
是對弱視眼的一種特別應用訓練,有利於視覺發育和提高視力。精細目力訓練方法很多,應根據弱視患兒的年齡、智力和視力等情況選用,也可經常變更訓練方法。
二、弱視治療儀
包括以下幾種治療功能:
1、光刷療法(海丁格光刷);
2、紅閃療法(紅色濾光片療法);
3、光柵療法(視覺生理刺激療法);
4、後像增視療法:如弱視為旁中心注射可進行後像療法。
利用弱視治療儀進行治療,一般每天做1-2次;每種功能每次做5分鐘;根據弱視情況可採取戴鏡或不戴鏡做。
三、綜合療法
由於各種治療方法機理不盡相同,所以綜合療法比單一療法優越。一眼弱視患兒首先常規遮蓋健眼,給弱視眼更多的注視鍛鍊,配合精細目力訓練、弱視治療儀刺激等。有偏心注視的弱視可選擇後像法等,經數月治療後如果弱視眼視力提高,可去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如果視力上升至0.6時可用固體機進行融合訓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