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其首選治療方案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研究的深入不斷髮生著變化。
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但首選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對於廣大患者來說仍然是個困惑。很多患者認為手術是治癒慢性鼻竇炎最有效的辦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因此,很多患者確診有鼻竇炎後,都希望儘快手術治療。殊不知,這樣的認識是片面的、不正確的。
中國的全國鼻科學組制定的慢性鼻竇炎臨床診療指南(CPOS-2012)對於慢性鼻竇炎手術治療的適應症是這樣推薦的:
1、影響竇口鼻道複合體或各鼻竇引流的明顯解剖學異常;
2、影響竇口鼻道複合體或各鼻竇引流的息肉;
3、經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不滿意;
4、出現眶內、顱內併發症。根據該指南,對於那些沒有解剖學異常或者鼻息肉的患者都應該首選藥物治療,推薦的治療週期是12周。經過最大限度藥物治療後,療效不佳者才考慮手術治療。
導致很多患者希望首選手術治療的另一個因素是醫保政策。我國現行的醫療政策是門診費用自己負擔,而住院手術醫保給予報銷。因此需要治療的慢性鼻竇炎,很多患者不願意門診自費治療,而是希望選擇住院手術治療。
國外著名鼻科學者Kennedy教授在他的專著《鼻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是這樣論述的:“儘管手術在慢性鼻竇炎的治療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應該把手術視作慢性鼻竇炎內科治療的輔助手段。若要避免其復發,手術之後應當繼續內科治療”。
顯然,慢性鼻竇炎並非依賴手術而治癒的,藥物治療貫穿著治療的始終。首先是,只有經過充分藥物治療無效者才選擇手術;其次是,即使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仍然需要藥物治療,例如抗粘膜炎症、促進粘膜上皮纖毛再生及分泌物稀化等。
可見,藥物治療對於慢性鼻竇炎是必須的,甚至是長期的。
經鼻內鏡鼻腔、鼻竇手術改善了竇口鼻道複合體的通暢和引流,維護了各組鼻竇的引流,但手術並不能消除鼻竇炎的病因。
當鼻竇開放後,氣流可以直接進入鼻竇,這樣開放的鼻竇更有利於鼻噴激素和鼻腔盥洗液的到達。因此,鼻竇開放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從而維持鼻竇炎的療效、防止其復發。
即使鼻竇炎手術做地很規範,或者範圍很小,但它畢竟是手術,不可避免地會改變鼻腔、鼻竇原有的形態和解剖結構及其微環境。
因此,目前多數鼻科專家認為,對於症狀輕的慢性鼻竇炎,無論是否合併有鼻息肉,都可以以藥物治療為主。對於中重度慢性鼻竇炎,則建議首選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