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治療師 何光曉

  一、功能補償

  二、外觀補償

  我國假肢發展的歷史:

  1979年以後,隨著對外開放,引進了許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假肢結構和裝配工藝,使我國的假肢業有了一次新的飛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假肢的結構、種類的更新

  (1)臏韌帶承重小腿假肢的推廣應用;

  (2)全接觸式小腿假肢的裝配;

  (3)骨骼式大腿假肢的研製;

  (4)聚氨酯假腳的研製成功。

  2、假肢接受腔材料工藝的改進

  傳統假肢的接受腔是用皮革、鋁板、木材等製造,很難與殘肢吻合,外型也不美觀。近年在工藝、材料上有較大突破。普遍採用了科學的取型方法,在修好的石膏陽型上採用抽真空成型工藝,材料則使用丙烯酸樹脂或不飽和聚脂,以滌綸纖維和玻璃纖維增強,由於這種工藝和材料的應用,才能製造出先進的全接觸式假肢。

  3、假肢裝配工具的科學化

  近年來引進了西德的承重取型架、動態對線儀、組裝儀。國內還研製了“大腿選位器”、“下肢對線調節儀”等。在先進裝配理論的指導下,使用專門的器械,對科學的裝配假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4、向綜合康復邁進:

  裝配假肢僅僅是截肢者康復的一部份,近年來不僅在理論上統一了認識,而且許多假肢製作單位多開設了康復門診、理療、體療、功能訓練等專案,配合假肢的裝配。各個醫院也相繼設立了義肢矯形科,這就把截肢者的綜合康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從而使假肢的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把假肢納入綜合康復的範疇,應當說,這是假肢概念的一大改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