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副主任醫師 顏廷賓

  膝關節置換術後僵硬處理起來會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尋找僵硬的確切原因有時候很困難,或者僵硬不是單因素造成,在處理過程中不損傷動力系統而增加活動度也會很困難,損傷了動力系統本身又可能造成僵硬。由於僵硬經常伴隨有軟組織攣縮,在處理僵硬的時候可能出現傷口閉合困難。此外,一些患者的期望值很高,術後常常仍然達不到患者所期望的活動度。
  在處理全膝置換術後僵硬出時候,首先要找到原因,針對原因做處理。在處理僵硬的同時,要在多模式鎮痛下進行強化康復訓練。
  僵直膝關節的早期可以在適當的鎮痛措施下,以強化的康復訓練為主,包括主動與被動的活動度訓練,CPM是很有效的康復措施。對於屈曲攣縮的患者可用沙袋壓直膝關節,必要時用夾板將膝關節固定在伸直位。全膝置換術後4 ~8周,如果還處於僵硬狀態,則單純的康復訓練很難奏效,需要在麻醉下進行手法鬆解,在手法鬆解過程中要小心假體周圍骨折及髕腱撕脫。
  術後3個月以上的患者。康復訓練及手法鬆解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可行手術鬆解,前提是假體大小合適,位置正常,力線正常,穩定性好,排除感染。手術鬆解又分為關節鏡下鬆解和切開鬆解,關節鏡下鬆解術可切除增生纖維組織,但手術器械容易劃傷髕骨假體表面,不推薦使用,並且還常需要與手法鬆解結合使用,切開鬆解可以徹底切除增生的纖維組織,也可以結合四頭肌腱成型手術進行,以改善活動範圍,切開鬆解的過程中要注意有無多餘的骨刺或骨水泥殘留,骨刺以及殘留骨水泥對軟組織造成刺激,增加關節囊的張力,使得關節不能完全伸直,也阻止關節最大限度的屈曲。全膝置換術後僵硬鬆解手術推薦使用髕旁內側正中切口,此切口容易處理股四頭肌肌腱和脛骨結節處的截骨,處理膝關節的各個部位都比較容易。術中經常需要鬆解的部位是髕上囊、內外側間室、髕腱周圍脂肪墊。如果術中鬆解上述部位後,伸肌裝置過緊膝關節屈曲仍困難:甚至因為伸肌裝置過緊而無法完成上述部位的鬆解,則建議行股四頭肌肌腱成形術或者脛骨結節截骨術,股四頭肌成形手術操作較易,可以適當延長股四頭肌,多數情況下可以顯露夠充分,但此手術會降低股四頭肌力量,術後需要保護膝關節,防止髕骨壞死的風險,因此多在在脛骨結節骨質不好的情況下應用。脛骨結節截骨術能使得手術暴露更廣泛,且保留了脂肪墊的血供,術後骨與骨之間癒合快且可靠。可以上下移動髕腱止點。

  手術處理未達到效果,並且存在有假體位置異常,大小不合適,墊片厚度不合適,假體有鬆動,關節不穩,截骨量不正確,關節平面異常等情況時。則需行假體翻修手術,翻修術中要徹底切除增生的纖維組織,可以結合四頭肌腱成型手術進行以改善活動範圍。單獨更換薄的脛骨墊片很難改善活動度,可以和其他措施結合使用。
  不論是翻修手術還是初次置換手術,若患者術中縫合關節囊後的活動範圍小,永遠不要指望術後通過功能鍛鍊得到改善。自手術起到術後膝關節達到最佳功能:是瘢痕組織形成和活動範圍之間的競賽時段,所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訓練不可以慢慢來,一定要在疤痕組織形成前使得膝關節達到理想的活動度,術後早期的活動範圍決定了最終的活動範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