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主治醫師 王伍超

  Nicholson教授在會上介紹了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相關資訊,指出疼痛是組織損傷或用損傷來描述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經歷。疼痛可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疼痛,也可根據病理生理學分為傷害感受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其中神經病理性疼痛是由於外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病變或功能紊亂所引起的疼痛,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神經病理性疼痛,代謝異常、創傷、缺血、中毒、遺傳因素、感染、壓迫、免疫異常等多種原因均可引起。

  多種機制均可導致中樞和外周神經病理性疼痛。外周機制包括細胞膜興奮性增高、外周致敏;中樞機制包括細胞膜興奮性增高、上揚現象、中樞致敏、去神經超敏現象和正常抑制作用缺失等。鈣離子通道在神經元細胞膜的興奮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可引起痛覺過敏和異常疼痛。神經損傷後,神經元異常興奮,導致鈣離子通道異常開放,鈣離子大量內流,從而出現疼痛。

  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病率較高。20%~24%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痛;50歲以上的帶狀皰疹患者,在皮疹癒合3個月後,25%~50%會發展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高達20%的乳房切除術患者存在術後神經痛;1/3的癌症患者患有神經病理性疼痛(伴或不伴有傷害感受性疼痛)。因此,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治療亟待解決。

  PHN是典型的周圍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程序,PHN的發生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與傷害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相比,PHN的疼痛程度更劇烈,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極大,多數患者可繼發焦慮和抑鬱症狀,也可伴發失眠、厭食、精力減退等。

  Nicholson教授指出,藥物治療是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常用治療方法。隨著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的深入,已經有比較確定的一、二、三線治療藥物。目前,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常用治療藥物主要包括鈣離子通道調節劑(普瑞巴林)、抗抑鬱藥、阿片類以及面板外用藥物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