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化的臨床特徵
面部老化是人體老化的主要表現,主要表現為面部皺紋,上下瞼袋的形成,尤其是下瞼袋;鼻脣溝的加深,以及雙下頜的形成等。通常又可將面部的皺摺和皺紋分為:直立性皺摺線、動力性皺摺線、重力性皺摺線和綜合性皺摺線。
1、直立性皺摺線
它是一些可能在出生時就已存在的自然皺摺線,只不過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幼兒時期的膜脂消失後變得更為明顯而已,這些皺摺線並不能真正地反映出老化的程序,僅是作為整形外科的重要技術標誌而被強調,它們是由於面板過多,或由於某些區域的彎曲和伸展而形成,通常在面頸部的後側和前外側易被發現,呈橫向排列或橫向相交,數目為1―3條。
2、動力性皺摺線
是由於面部表情肌活動時對面板的反覆牽拉所致。其產生的時間和數量因人而有很大不同,通常是在青春期由於額部肌肉的活動就開始在額部產生動力性的皺紋(即額紋的出現),額紋的位置、數量、深淺度和連續性是不同的,基本上是橫行的,從顳窩的前緣跨過額部延伸至對側,一旦形成後,在靜止狀態時它會變得極為明顯。
其次則是在20歲後,由於眼輪匝肌的收縮而出現的皺紋――即魚尾紋,通常是在眼外眥處,被稱為“爪紋”或“笑紋”,其位置、數目、深度是變化不定的,在外眥處呈放射狀、扇形分佈,以後逐漸向外下方發展,這些皺紋從下瞼的外側向顴弓延伸。
重力性和動力性雙重影響的鼻脣溝在美容外科學上顯得非常重要,它處於脣部面板與其下方口輪匝肌緊密相連,及頰部面板與面頰脂肪墊連線較疏鬆的結合區,鼻脣溝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脣上方肌的眶下纖維和額部纖維及顴肌纖維的牽拉所致。鼻脣溝通常是起自於鼻翼軟骨,向下外方延伸,其長度及深度因人而異,通常是終止於距口角1cm處,也可以向下延伸至下頜,參與“下頜”的形成。
眉間皺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主要取決於個人的表情習慣,其垂直的皺紋是由皺眉肌的活動所致。皺紋的多少、深淺、長短以及規律性都是隨人而變的。起源於皺眉肌的中間下半部分,沿鼻側於鼻極兩側緣行走面且成彎曲,跨過眉間向上時變為直線,終止於前額的中下區,中心區經常有一條或更多的垂直的皺紋形成,有時可延伸至前額部的髮際邊緣。
鼻根處的水平皺紋相對不引入注日,通常為短的橫紋,在深淺和數目上呈不規則狀,可為1―3條,主要是由於Procerus Muscle的活動所致。
鼻小柱下緣處有時可出現水平的皺紋,主要是由鼻中隔壓縮肌所致。在50歲左右,圍繞口周的皺紋也會出現,先發生於上脣,以後逐漸出現於下脣,是由於口輪匝肌的收縮性牽拉所致。呈垂直狀,其數目、深淺和長短的變化是無規律性的。
由於頰部肌肉活動也會在頰部平面產生不規則的“酒窩狀的皺紋”,這種情況並非任何人都有,但是在某些人中可能會變得極為突出。
3、重力性皺摺線
重力性皺紋是不知不覺形成的,而且其發生時間也是千變萬化的,通常是在40歲或以後才變得比較明顯,而且與重力相對應發展。由於面板、皮下組織的改變,伴隨動力性皺摺的形成,以及面部骨骼結構的萎縮和牙齒、牙槽突的脫落,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鬆弛、沒有襯墊的面板下垂,此時整個面部和頸部的重力皺紋就非常明顯,而且好似起源於其下層骨性突出部位 (眶周邊緣、顴骨和下頜骨)。上眼瞼的面板變得水平方向的多餘,且趨向幹在睫毛上形成一疏鬆的皺襞,尤其是在眼瞼的外二分之一,以後逐漸下垂至眶上緣的下邊,且形成了多餘的上臉面板。下眼瞼也發生類似的變化。上下眼瞼都會受眶隔脂肪膨出的影響而形成瞼袋。隨著年齡的增長,眶隔脂肪可能萎縮,致使眼球看起來更加凹陷。
由於皮下脂肪的逐漸消失,尤其是頰部脂肪墊處,而頰部受得凹陷下去,而且顴弓至下頜處的面板在垂直線上懸掛形成了“下頜”的特徵。作為整體萎縮的結果,在全顏面和頸部則形成了繼發性的皺紋,更為明顯的則是頰部、脣部、額部、耳前區、頸後頸部的前區,以後逐漸累及鼻子和耳垂,會形成繼發性的與鼻脣溝相平行的溝,起源於口角,向額部的外下方走向,這些皺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口周壓縮肌的牽拉,但是更主要的取決於重力的影響。
頸部也相應地出現多種多樣的變化,重力對水平面的直立性皺摺線的影響更突出,於頦下處形成垂直的皺紋。在靜態時,水平的直立性皺摺線變得更加嚴重突出和持久,在頸後區形成了繼發性的相互交錯的皺紋。
當頦下部沒有脂肪墊來填充相互交織的空間時,由於在頸部就會形成兩條長的直線狀的“火雞樣”皺紋,從下頜下緣的兩側開始,經常被下頜所重疊,終止於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頦下區可能會出現似是而非的改變(在不同的人體上),在某些有家族傾向的個體中,會產生過多的頦下脂肪,它與肥胖無必然聯絡。 Gonzalez―Ulloa和Flores於1965年報道了老化過程發生的面部容貌的改變,重點強調了脂肪組織的萎縮,減弱了眼瞼組織的支撐作用,導致了眼瞼內眶隔脂肪的膨出。
Gonzalez―Ulloa, Simonin and Flores(1971年)應用頭顱x線片評估面頸部老化的有關變化情況,他們繪圖顯示了眉毛、口角和頸部組織的重力性改變,眉毛的急劇變化通常發生於24―40歲之間,鼻脣溝下降最明顯時期發生在50歲以後,頸部組織下垂最突出時則發生在25―55歲之間(頸部與面部平面之間的角度)。 4、綜合性皺摺線 它是以上幾種皺摺線的綜合。
二、面部老化的臨床分型
通常可將其分為四種類型。
(一)第一種型別
這種型別的特點為整個面頸部的面板鬆弛,而且鼻脣溝處的面板僅有輕度的鬆弛,頜 下線或下頜處也有輕度的面板鬆弛,以及頸 部的面板鬆弛。但是面板的質地是比較好的,也沒有出現頸部的頸闊肌條索狀症狀。
(二)第二種型別
這種型別的面板鬆弛與第一種基本相近,或者較第一種更鬆弛一些;但是頜下線或下頜處的面板鬆弛症狀較上述明顯,且出現比較明顯的雙下頜。頸前區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頸闊肌條索狀現象。
(三)第三種類型
這種型別的特點為具有上述兩種的特點,而且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頸闊肌條索症狀。對於條索狀頸闊肌的處理方法為:
1、可以不作任何處理(對於症狀不十分明顯者);
2、可以僅將其邊緣部分進行處理;
3、可以對條索狀頸闊肌的前側或後側進行部分處理或同時將其前後側都進行處理;
4、對頸闊肌進行完全性的分離;
5、對頸闊肌向後進行重疊縫合處理;
6、將頸闊肌分離、切斷後縫合。
以上方法應根據患者的情況來進行選擇。
(四)第四種類型
這種型別具有以上幾種的所有特點,而且它有一個極為明顯的特點,即頦下部或頸部有著明顯的脂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