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屈建強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之一,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國內統計的發病率52.2/10萬,女略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增長而增長。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

  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驟發驟停的劇烈性疼痛。

三叉神經痛為間歇性疼痛,疼痛發作時呈閃電樣、刀割樣或燒灼樣,性質劇烈,難以忍受;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時常無預兆,歷時數秒至數分鐘後驟然停止,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典型患者可有疼痛扳機點亦稱“觸發點”存在,扳機點常位於上脣、鼻翼、齒齦、口角、舌、眉等處,輕觸或刺激扳機點可激發疼痛發作,說話、洗臉或刷牙,甚至微風拂面都會誘發疼痛發作;發作時患者常突然停止說話、進食等活動,疼痛側面部可呈現痙攣,即“痛性痙攣”。

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較長,可數分鐘、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嚴重時患者會有痛不欲生之感。神經系統查體常無異常體徵。

  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症狀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兩大類,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較常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具有臨床症狀,但應用各種檢查未發現與發病有關的器質性病變者。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除有臨床症狀,同時臨床及影像學檢查可發現器質性疾病如腫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通常沒有扳機點,誘發因素不明顯,疼痛常呈持續性,部分患者可發現與原發性疾病的其它表現。腦部CT、MRI、鼻咽部活組織檢查等有助診斷。

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至今尚無明確的定論,各學說均無法完美解釋其臨床症狀。目前大部分學者傾向於三叉神經痛的原發部位在周圍而非中樞神經系統。

自Dandy(1929)提出周圍神經壓迫機制後,(1967)最早應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並取得良好效果後,極大地豐富及發展了這一理論。周圍神經壓迫機制認為三叉神經痛絕大多數是由於三叉神經感覺根入腦橋區受血管壓迫所致。臨床觀察也發現絕大部分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在三叉神經根部存在動脈或靜脈壓迫。對該理論最為有力的支援是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的療效非常確切,近期的治癒率在90%以上。對於無血管壓迫的病例,肉眼難見的神經內微血管的壓迫及三叉神經根的萎縮、局灶性的蛛網膜增厚等被認為是發生在該區域可能的病因。

REZ位於中樞與周圍神經交界處,缺少神經膠質細胞的保護,且缺少與周圍組織的纖維聯絡,是該部位最易受累的原因。除血管壓迫外,多發性硬化、REZ區域的良惡性腫瘤、動靜脈畸形、後顱凹畸形、局灶性腦梗塞、牙源性感染導致的頜骨骨髓炎等,也可導致三叉神經痛。

常見的容易與三叉神經痛混淆的疾病有以下幾種:

1、牙痛:三叉神經痛常誤診為牙痛。有將健康牙齒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齒仍無效方引起注意的病例發生。牙病引起的疼痛為持續性疼痛,多侷限於齒齦部,區域性有齲齒或其它病變,X線及牙科檢查可以確診;

2、偏頭痛: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經範圍,發作前多有視覺先兆,如視力模糊、暗點等,可伴嘔吐。疼痛為持續性,時間長,往往半日至1-2日;

3、三叉神經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續性,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過敏或減退,可伴有運動障礙。神經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竇炎後等發病;

4、副鼻竇炎:如額竇炎、上頜竇炎等,為區域性持續性疼痛,可伴有發熱、鼻塞、濃涕及區域性壓痛等;

5、青光眼:易與三叉神經第1支痛相混,為持續性痛,不放射,可有嘔吐,伴有球結合膜充血、前房變淺及眼壓增高等;

6、顳頜關節炎:疼痛侷限於顳頜關節腔,呈持續性,關節部位有壓痛,伴關節運動障礙,疼痛與下頜動作關係密切,可行X線及專科檢查協助診斷;

7、小腦腦橋角腫瘤:疼痛性質可與三叉神經痛相同或不典型。多見於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減退,並可逐漸產生小腦腦橋角其他症狀和體徵。以膽脂瘤多見,腦膜瘤、聽神經鞘瘤次之,後兩者有其他腦神經受累。共濟失調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較明顯,CT及MRI檢查可協助確診;

8、腫瘤侵犯顱底:最常見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數腦神經,伴頸淋巴結腫大。鼻咽部專科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CT及MRI檢查可協助診斷;

9、舌咽神經痛:易與三叉神經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經痛的部位不同,為軟顎、扁桃體、咽壁、舌根及外耳道等處。疼痛由吞嚥動作誘發。用1%可卡因等噴塗咽區後疼痛可消失;

10、三叉神經半月節區腫瘤:可見神經節細胞瘤,脊索瘤,麥氏窩腦膜瘤等,可有持續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經感覺、運動障礙明顯。顱底X線可能有骨質破壞等改變;

11、面部神經痛:多見於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經範圍,可延及耳後、頭頂、枕頸,甚至肩部等。疼痛呈持續性,可達數小時,與動作無關,不怕觸控,可為雙側性疼痛,夜間較重。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常用於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藥物有以下三種:

①卡馬西平:是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規藥物,對於大部分初始發病患者止痛有效,但約有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暈、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服藥應從小劑量開始,每日2-3次,每日極量為1.2g。值得注意的是,卡馬西平的過敏反應雖然發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即十分嚴重,因此,服藥前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服藥期間注意藥物副作用的發生,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

②奧卡西平:近年用於臨床的新藥,是卡馬西平衍生物,作用和卡馬西平相同,但副作用較小;

③苯妥英鈉:療效不及卡馬西平及奧卡西平。

  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即為微血管減壓術,此術式由Jannetta教授在1967年首次提出,因其對三叉神經痛治療的良好效果,逐漸被大家所接受。隨著顯微外科技術和微創理念的發展,微血管減壓術的手術安全性大大提高,目前已成為外科治療三叉神經痛的首選。微血管減壓術的方法是:全麻下,於患側耳後、髮際內作一約4cm長的切口。

  於顯微鏡下進入橋小腦角區,對三叉神經走行區進行探查,將所有可能產生壓迫的血管、蛛網膜條索都“鬆解”開來,並將這些血管用Teflon墊棉與神經根隔離。責任血管被隔離後,產生刺激的根源就隨之消失。神經減壓後示意圖如下:

  絕大多數患者術後疼痛立即消失,並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覺和功能,不影響生活質量。

什麼樣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適合於行微血管減壓術呢?

理論上,只要確診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藥物副作用的患者,如無全麻手術禁忌症,均可行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對於一個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生,微血管減壓術手術操作的安全性已經很高。但是對於高齡患者或者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由於身體其他臟器功能的潛在風險,手術麻醉的風險相對較大,不建議手術,可酌情選擇藥物治療或伽馬刀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