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都慶國

  腹股溝疝是小兒最常見的外科疾病,系先天鞘狀突未閉所致,幾乎均為腹股溝斜疝。疝修補術佔小兒外科手術總數的15%左右。經下腹橫紋疝切開、內環結紮術作為其經典術式已沿用至今,雖複發率不高 (<1%),但因開放手術需解剖腹股溝將疝囊與精索血管和輸精管分離,不可避免造成損傷引起陰囊血腫或水腫、甚至引發醫源性隱睪。

  近20年,隨著腹腔鏡技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小兒外科實踐過程中得以證實,以其不解剖精索結構、可確定對側隱性疝並能同時處理兩側未閉鞘突的優勢而在世界各地得以快速開展並不斷改進術式。

  一、腹腔鏡的診斷價值 (Laparoscopic diagnosis)

  藉助探針、內鏡拉鉤、或其他輔助器械檢查,更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腹腔鏡對可疑未閉鞘突診斷的有效性。因此,腹腔鏡診斷鞘突未閉的敏感度為 99.4%,特異度為99.5%,可作為診斷腹股溝疝的金標準。內環形態學的差異以及鞘突未閉能否形成疝的內環尺度判別可以通過腹腔鏡進行評估,這對那些應當進行手術治療的鞘突未閉也有指導意義。

  所以,相關研究不但證明腹腔鏡手術的及時有效性,而且終止了人們關於是否需要探察對側腹股溝可疑鞘突未閉的爭論。此外,腹腔鏡技術還可明確可疑復發疝和絞窄疝的病變特性、小兒罕見的直疝和股疝以及其他伴發的異常情況。

  二、腹腔鏡腹股溝斜疝修補術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orrhaphy)

  1990年Ger等首先在腹腔鏡下使用金屬夾關閉小獵犬的內環,證明此類手術的可行性,由此開始腹腔鏡技術治療小兒腹股溝疝的時代。根據疝內環關閉的方法可分為腹膜內和腹膜外結紮兩類,前者需要腹腔內套扎或縫合(橫斷或不切開內環),後者需要體外結紮或縫合完成手術。此外,還可以依據套管數量分為三孔、二孔和單孔技術。

  三、三孔腹腔鏡技術 (Three-port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起初由於擔心損傷精索結構開始僅限於女孩,1997 年 El-Gohary 首先報道女孩腹股溝疝內環套扎術,隨後在男孩的手術應用中證明該技術無論是治療復發疝還是嵌頓疝都不會造成重要結構的損傷。

  1、疝囊翻轉內環套扎術 (lnverted sac with the internal ring endolooping)

  於患側套管放入抓鉗從疝囊底將疝囊牽入腹腔內翻,從對側套管放入 Endoloop 套扎疝囊頸部,無需鏡下縫合及打結,此法僅適應於無需解剖腹股溝結構的女性患兒。

  2、 單純內環縫扎術 (Pure suturing of the inter-nal ring)

  早期開展腹腔鏡疝修補術最常用的方法,在不必進行疝囊分離的前提下進行內環縫扎,在腹腔內使用間斷“Z”字或連續荷包縫合關閉內環。一般只縫合腹膜,這種方法需要掌握體內縫合專門技術。

  開始因怕損傷輸精管或生殖血管,縫合時遺漏此處腹膜間隙而造成複發率較高 (3%-5%)。為使手術更安全並減少疝復發,Chan 等採用腹膜外間隙注射水分離技術使內環後壁腹膜浮起與精索血管和輸精管分離以便無張力完全縫閉疝缺損從而明顯減低複發率。

  3、疝囊橫斷的內環縫扎術 (Hernia sac transection and intracorporeal ligation)

  因單純內環縫扎術複發率較高,2004 年 Becmeur 等遵循開放疝手術原則橫斷疝囊縫合修補內環,2012 年 Boo 等報告 202 例病兒無術後復發。該法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除不必開放腹股溝外,其餘步驟基本相同。由於需要進行內環解剖,該術式對於術者的鏡下操作能力要求更高。

  4、腹膜瓣翻轉修補術 (Flip-flap herniorrhaphy)

  將疝囊前方及外側半周腹膜解剖分離向內側覆蓋疝缺損縫合修補,形成一個單向腹膜活瓣可以阻止腹內臟器進入疝囊並允許疝囊內液體流入腹腔,從而預防術後鞘膜積液。儘管該方法在技術上和生理上構思較好,但是也懷疑其安全性和成功率,因為在縫合過程中容易造成血管損傷及瓣膜斷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