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口腔綜合科 住院醫師 高潔

  VinceLombardi曾很雄辯的指出:“實踐並不完美,只有完美的練習才能造就完美”。換句話說,在臨床上,我們能夠重複的進行某項治療一遍又一遍,但是可能並不能獲得成功的預期結果。為了向我們的患者提供最可預測的治療方案,我們必須在牙科領域的所有學科中不斷的學習進步,才有臨床成功的可能,從醫生的立場上看,醫學上最大的變數就是人類自身。根管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不可避免的與我們臨床使用裝置的重要變化相互關聯。

  從第一例根管治療治療開始實施之日起,牙髓治療的目的是永恆不變的,即根尖周炎的預防和治療,牙髓治療的最終結果是根尖病變的完全癒合,消除炎症,而整體的長遠治療目標是臨床上成功固定義齒的修復以及牙齒功能的儲存。

  從1985年至1995年十年間臨床根管治療技術上的進步與改變遠遠多於過去100年的變化總和。在近10年裡,臨床根管治療的主要技術進步是以下四種非常重要診療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牙科手術顯微鏡(DOM)的應用,超聲器械和鎳鈦旋轉器械的應用、礦物三氧化物凝聚體(MTA)的使用。

  既往臨床實踐背景

  牙科手術顯微鏡

  由於牙科手術顯微鏡(DOM)的運用,使得醫師在臨床根管治療過程中能夠獲得卓越的視覺效果。在診斷學上,牙科手術顯微鏡是定位隱裂紋和追蹤根縱裂牙齒不可或缺的診療工具。牙科手術顯微鏡的運用使得醫師能夠更為細緻的觀察到根管內錯綜複雜的結構,同時更有效的檢查複雜的根管系統,並對其進行根管清潔與根管成形的操作。

  牙科手術顯微鏡提供了卓越的解析度,從而輔助醫師旁路通過分離的根管或者去除鈣化物。顯微鏡的使用提供了更為先進的顯微外科技術,醫師在顯微鏡的幫助下能夠更小的去骨、製備淺斜面、定位根管的峽部和其它不規則的根管解剖結構,正因為如此,前所未有的提高了根管治療的成功率,高達96.8%。牙科手術顯微鏡的使用顯著的提高了上頜磨牙近中頰根第二個根管MB-2的定位及發現率。Baldassari-Cruz等人研究發現運用牙科手術顯微鏡後,上頜磨牙近中頰根第二個根管MB-2的發現率高達90%,而如果沒有顯微鏡的放大協助,僅用肉眼觀察MB-2根管的發現率僅為52%。

  聲能學

  壓電超聲能量與牙科手術顯微鏡的聯合,將顯微超聲(聲波和超聲波)技術運用於根管治療當中,其技術特點是微創、有效並且精確。以更為可控的和可預測的方式進行細化的開髓,精確地定位鈣化根管,同時降低穿孔的風險,有效的去除髓腔內附著的髓石,去除根管內的阻塞物(分離的器械、根管內的樁、銀尖和金屬樁),同時去除玷汙層、根管內的生物膜以及殘留的感染碎屑也是顯微超聲技術的眾多功能之一。

  在牙髓外科手術當中,特殊形態倒預備超聲工作尖的使用能夠更為有效的對根尖進行倒預備。因此在根尖手術中,醫師能夠最小限度的去除病變根管的根尖組織結構,同時又不在外科入路操作中製備出斜面。纖維超聲根尖倒預備技術的運用隨之帶來的是降低了牙本質小管暴露的數目,並且最大限度的使根尖的滲漏降到最低。

  鎳鈦旋轉器械

  由於鎳鈦旋轉器械的出現(NiTi),根管預備的操作變得更可預見的能夠獲得成功。鎳鈦是一種超彈性合金,具備形態記憶特性,因此使用鎳鈦器械進行根管預備能夠更好的維持根管解剖的原始形態。與使用不鏽鋼銼進行根管預備相對比,使用鎳鈦銼進行根管預備過程產生的更少的碎屑推出,同時切割效率增強,降低了根管成形所耗費的時間。鎳鈦器械具備生物相容性,抗腐蝕性,並且經過消毒後,上述特性並不減弱。儘管多年來全旋轉鎳鈦系統一直是鎳鈦系統的中流砥柱,往復式的手機馬達已經風靡市場,其特性是更少的碎屑推出,更能迅速順利的達到根尖,同時更少的器械疲勞折斷。

  無機三氧化物聚合物MTA

  這十年裡牙髓病學非凡卓絕的技術進步的最後一項是無機三氧化物聚合物MTA的出現。MTA,是一種卓越非凡的、生物相容性的修復性材料,已經能夠成為蓋髓材料的標準,MTA的使用已經挽救了無數的原先認為無法保留活髓的牙齒。在活髓儲存治療中,我們將MT作為直接蓋髓劑來維持牙髓活力,研究表明MTA蓋髓治療5個月後,蓋髓劑下方均形成了鈣化橋,並且區域內無炎症出現。

  研究結果證實MTA是理想的活髓切斷術的蓋髓材料,其原因是MTA能夠誘導牙本質橋的形成,並能使其保持正常的牙髓形態結構。不僅如此,在倒充填材料的選擇當中,MTA的表現也較為突出,使用MTA倒充填根尖後,根尖區沒有炎症,牙骨質結構得以儲存,同時能夠誘導硬組織的形成。除此之外,MTA材料既能修復根分歧處的穿孔,亦能修復根管側穿,並且成功率較高;同時臨床醫師既可以從冠向也能從根向使用MTA倒充填來封閉內吸收和外吸收所產生的缺損。

  具備開放根尖孔的牙髓壞死患牙的治療一直以來都是牙科醫生的一項挑戰。MTA能夠為此類牙齒,根尖孔開放的和牙髓壞死的患牙,充當堅實有效的根尖區屏障。

  目前的臨床研究現狀

  根管沖洗劑和沖洗機輸送系統

  近年來,國際上最大的研究關注可能都集中於探討方法來改善根管治療中對根管系統的根管消毒能力。根管沖洗劑所需具備的屬性應包括:溶解壞死組織與牙髓組織的能力,殺菌能力,具備較廣的抗菌譜,能夠滲透進牙本質小管的深部,生物相容性及無毒性,溶解無機材料和去除玷汙層的能力,使用簡單易操作且成本適中。次氯酸鈉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根管潤滑劑的聯合運用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認可,能夠有效的對根管系統進行消毒。次氯酸鈉溶液溶解壞死組織和玷汙層有機成分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除此之外,次氯酸鈉溶液還能破壞生物膜中固著的牙髓病原感染組織。研究表明,沒有其它任何一種根管沖洗劑能夠滿足所有這些要求,即使是輔助配合使用了其它的方法,例如增加溫度或新增表面活性劑來增強沖洗劑的潤溼效果。

  因此,去除礦物質的成分,例如乙二胺四乙酸,在根管治療過程中被推薦作為次氯酸鈉溶液的佐劑,基於其能溶解在根管預備過程中所產生的無機牙本質顆粒,同時有助於玷汙層的去除。在臨床應用上,非常重要必須指出的是,儘管次氯酸鈉溶液具備非常卓絕的屬性,能夠滿足根管沖洗劑的大多數要求,但是次氯酸鈉溶液仍具備組織毒性,可能會損傷鄰近的組織,其中包括神經的損傷,在根管沖洗過程中發生的次氯酸鈉事件。正因為這樣,沖洗劑輸送裝置的使用就顯得非常重要,其不僅僅使大量的沖洗劑在根尖處得到有效的交換,同時也能保證以一張安全有效的方式輸送沖洗劑,而不會將其推出根尖孔。

  根管沖洗系統常規分類兩類:手動的輸送技術以及機器輔助的輸送技術。手動沖洗技術包括正壓推注,常常由一個側方開口的注射器實施完成。機器輔助的根管沖洗包含聲波類及超聲波類,以及新的系統,例如EndoVac (SybronEndo, 美國),該系統的特點是為根尖提供負壓(ANP)沖洗,塑料旋轉F銼(PlasticEndo, Lincolnshire, IL);還有其它系統Vibringe (Vibringe BV, 荷蘭),RinsEndo系統(Air Techniques Inc., 美國)和Endo-Activator系統(DENTSPLY Tulsa Dental Specialties,美國)。在上述羅列的所有技術當中,僅有Endo Vac系統能夠再次重複的驗證能夠打破根尖區的氣塞(根管距離根尖3mm處,由於次氯酸鈉溶液水解有機組織所產生的一團氣柱),產生一個沖洗劑流,從而將碎屑清除,將大量的沖洗劑輸送至根尖,而又沒有將沖洗劑推出根尖孔的風險。

  鐳射

  鐳射的整合使用是一項根管治療裝置的可行的補充,鐳射在根管治療中的運用將會是一個能克服疑難病例及挑戰,達到成功的根管治療效果的潛在利器。鐳射的特殊功能在於其能避免開髓過程中的震顫疼痛,即使是難以區域性麻醉的牙髓充血的患牙,同時通過鐳射產生的能量及水解作用,鐳射具備三維方向的清除牙髓組織、細菌、玷汙層和根備過程中根管壁上的牙本質碎屑的能力。尤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鐳射的能量能夠滲透進牙本質小管內1,000微米的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細菌能夠侵入至牙本質小管內400微米的深度,而化學沖洗劑僅僅能滲透至牙本質小管100微米的深度。那麼臨床上所可能產生的就是細菌滋生和微滲漏的出現。根管消毒的結果和牙本質小管內細菌量的降低將會顯著的影響根管治療的成功與否,其影響力是無以倫比的。

  數字成像技術

  數字成像技術的應用顯著的降低了根管治療過程中的等待時間,同時與傳統膠片相比,也大大降低了射線的暴露量。高解析度的數字成像影像是即刻產生的影象,易於操作,來增強X線影象的診斷表現。同時影象的數字化儲存也是非常容易的,便於快速的傳輸與交流。

  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

  目前數字化成像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什麼樣的影像影象,錐形束CT(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將會把我們帶入未來。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CBCT技術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直至近期錐形束CT技術才剛剛成為根管治療中的一種可行性放射學檢查。錐形束技術室採用錐形形狀的放射線以一個360度旋轉獲取被照射物的整體掃描,類似於曲面斷層片的掃描。相對於傳統的醫學CT而言,錐形束CT具有顯著的優勢,其中包括精確度的提高、較高的解析度、掃描時間的縮短和放射劑量的降低。在牙髓病學領域,錐形束CT的常常但不僅限於應用於診斷牙源性囊腫和非牙源性囊腫,囊腫與肉芽腫的鑑別診斷,遺漏未治療根管的定位和某些根裂的診斷。CBCT還能用於精確的對映牙齒內吸收、外吸收和頸部吸收的程度,同時在外科手術前精確地測量且評估術中的解剖標誌。

  再生性根管治療

  再生性根管治療已經成為一個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在牙髓內發現的幹細胞將會再生,並將用健康的組織替代感染的組織,復活牙髓活力。對臨床醫師而言,利用牙髓壞死牙齒根尖發育未成熟的細胞進行血管化再生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挑戰。在以前,臨床上的根尖誘導成形術能夠保持牙根長度的維持,但是剩餘的根管壁較薄,因此就存在牙齒牙根斷裂的可能性,且風險極高。再血管化技術的應用為牙齒提供牙根不僅僅牙根長度能夠線性的增長,同時根管壁的牙本質厚度亦在增厚,最終的結構式天然牙齒的保留,這就避免了拔牙的可能以及種植體的替代修復。同時,再血管化技術並不複雜,簡單易學。通過使用一種專門設計的三種抗生素混合物、血凝塊的誘導和冠方MTA的嚴密封閉,許多牙髓壞死的、未發育外城的牙齒目前都能夠被保留下來,而非以前需要被拔除。

  牙髓病學與牙科種植體

  隨著種植體的出現,使得患者在缺牙區依然能夠維持他們的咬合功能與口腔健康。不幸的是,種植體也被用於替代依然“能夠生存”的牙齒。如果一個牙齒是完整的,但是既有牙周方面缺損亦有修復性的問題,根管治療應該是治療方案的首選。儘管如此,如果牙齒是由於修復性的或是預期的牙周問題而導致缺損,那麼可能我們就要考慮牙科種植體的植入了。將根管治療和常規的根管再治療作為首選和第二選擇進行治療,相對於牙科種植體的治療而言,成本效益就高一些。就目前的經濟基礎和成本效益而言,牙科種植被限制為第三種治療選擇。

  許多研究結果均支援根管治療能夠達到完美的臨床效果。Kim 和 Iqbal 的研究回顧了根管治療和終止治療的相對成功率。文獻結果表明單顆牙的種植體的存活率和根管治療後修復牙齒的存活率,二者是相同的。兩種治療選擇總的成功率均高達94%,因此均能提供可預期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從使用功能上比較,牙科種植體具有相對較長的平均存活時間和較長的中位生存時間,也就意味著術後併發症的高發,即表明需要額外更多的治療干預。

  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

  科學的研究將會提高牙髓病學專業應有的發展高峰。我們專業的完善和關聯性的基石必須建立在強有力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循證牙髓病學的研究基礎之上。只要我們不斷地開發新技術,牙髓病學的前景將是一片光明;新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們可以為患者進行無痛的根管治療,並能獲得可預測的臨床結果,從而能繼續滿足牙科專業的主要診療目標之一,即儘可能的儲存天然牙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