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Richard首次將上皮內瘤變這一名詞用於子宮頸黏膜鱗狀上皮的癌前變化,它的正確涵義是強調這種癌前病變的本質是上皮內腫瘤的形成。而這種上皮內腫瘤的形成包含了二重意義。一不是癌,二是腫瘤形成還是一個過程,故稱為“ 瘤變而不是腫瘤。
WHO在2000年出版的國際腫瘤組織學分類中明確對包括結直腸在內,還有子宮頸、陰道、胃、泌尿道、前列腺、乳腺等器官中腫瘤統一採用“上皮內瘤變”取代原來所用“異型增生”的名詞。這意味著“上皮內瘤變”與“異型增生”是同義詞,涵義是相同的。
在結直腸腫瘤中主要分為二級,即低級別上皮內瘤變 (low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IN)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high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原來的輕度和中度異型增生歸屬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異型增生則屬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與重度異型增生、 原位癌、 局灶癌、 黏膜內癌、 還有其他癌疑、 癌變趨勢等等都是一回事,應該只有一個名詞,就是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採用上皮內瘤變的名詞是要強調更準確地反映癌前病變在發展為浸潤性癌之前上皮細胞形態學改變的本質及其科學的概念,從而更正過去長期由於沿用重度異型增生、癌疑、 原位癌、 局灶癌、 黏膜內癌、 癌變趨勢等名詞所引起的治療過度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簡而言之,對於上皮內瘤變,不論是低級別或高級別,只須經內鏡完整摘除或區域性切除就已足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