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北京熱帶病研究所 主任醫師 鄒洋

  時下,不少人對感冒、弛張熱病症等“小病小傷”往往自行買藥治療。殊不知,很多病的症狀是人體自衛防禦功能的一種反應,如果不分析病因及檢查,就盲目地對症下藥,常會掩蓋了疾病的實質,造成誤診、誤治。因此,當患有弛張熱時我們在進行藥物治療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以預防發生亂吃亂用藥的不良症狀。
  1 、腹痛用止痛藥
  腹痛是腹部疾患的主要症狀。但要根椐疼痛的部位、性質、時間及有無放射性疼痛、有無板狀腹、腹痛與體位的關係等情況來診斷,如闌尾炎、膽囊炎、胰腺炎、潰瘍痛等都各有其疼痛特點。切不可一有腹痛就用上止痛劑,掩蓋了病情,引起併發症。
  2、發熱用退熱藥
  發熱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全身反應。引起發熱的疾病很多,大部分有其特殊的熱型(體溫曲線)。如弛張熱常見於敗血症。因此,如遇發熱就用退熱藥,就易打亂熱型,影響了診斷根椐。稽留熱常見於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等。
  3、腹瀉用止瀉藥
  腹瀉是身體自衛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如發生食物中毒、急性腸炎、痢疾等,機體為了自衛,會將毒素、汙染廢物排出體外。如果立即止瀉,等於關門留寇,反而對身體不利。
  4、咳嗽立即用止咳藥
  咳嗽可將氣管內的痰及異物排出體外,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對炎症分泌物及異物排出有積極作用。如果一發生咳嗽就投以止咳藥物,特別是使用中樞性止咳藥,則不利於炎症的消除。中成藥有蜜丸、水丸、顆粒劑、片劑、糖漿、口服液等多種劑型。為求得好療效,應該正確服用中成藥。

  5、注意服藥方法
  中成藥劑型很多,其功效及作用機制不同,各有各的用法。一般內服中成藥都需要用溫開水送服;大蜜丸應先嚼爛或切碎後分次溫開水送服,不可整粒吞服。嬰幼兒服藥比較困難,可將藥分多次、少量服用,或適當調以牛奶、米粥、蜂蜜服用。外用藥不可內服,外用方法也不盡相同。珍珠散、生肌散等宜直接撒在創面;如意金黃散宜用蛋清調糊於油紙上,再貼敷患處。
  6、適當選擇“藥引”
  “藥引”對於中成藥也同樣不可缺少。中醫治病講究治療病本,藥引的意義在於載藥直達病所,提高療效。如人蔘再造丸、大活絡丹、七釐散等,宜用溫黃酒送服,以利溫經通絡、活血化瘀;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氣丸等宜用生薑湯送下,以溫散裡寒、安胃止嘔;六味地黃丸、金瑣固精丸等宜以淡鹽湯送服;保元丹、妙靈丹等宜用鉤藤、薄菏煎湯送服以增強解表退熱的作用等。
  7、掌握服藥時間
  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後轉歸與時辰變化密切相關。服用中成藥也要根椐病情選擇合適的服藥時間。一般內服中成藥,多是早晚各服一次;滋補類藥如人蔘養榮丸、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等,宜於飯前空腹服;健胃、順氣、消食的大山楂丸、人蔘健脾丸、香砂養胃丸等宜飯前15min左右服;對胃腸有刺激的藥宜飯後服;天王補心丹、柏子養心丸等鎮靜安神藥宜睡前半小時左右服;化蟲丸、肥兒丸等治療腸道寄生蟲的藥物宜清晨空腹時服。

  8、謹守藥物禁忌
  藥品說明中的禁忌必須嚴格遵守。在服藥期間,一般忌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品。如熱症忌辛辣、油膩;寒症忌生冷;孕婦慎用破血通經、行氣導滯、瀉下逐水藥;面板病、瘡毒、哮喘咳嗽患者忌食魚、蝦等海味發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