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治醫師 呂秀梅

  孕婦整個妊娠期長達40周左右,在此期間可能出現各種不適症狀,面對這些不適,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一、消化系統症狀

  有些孕婦在妊娠早期會出現胃灼熱、噁心、晨起嘔吐,若嘔吐症狀嚴重,可給予維生素B6。但隨著月齡的增加,這些症狀會逐漸減輕。除此之外,個別孕婦在妊娠中晚期仍會出現胃區燒灼感,即所謂的“燒心”,這是由於孕婦在妊娠中晚期胎兒壓迫使胃腸蠕動減弱,胃賁門部括約肌鬆弛所致。這些孕婦餐後應避免彎腰和平躺,並適當活動,若仍不能緩解者可服用氫氧化鋁等抑酸劑。

  二、便祕

  妊娠期由於腸蠕動及腸張力減弱,排空時間延長,水分被腸壁吸收,孕婦運動量減少,以及子宮及胎先露的部位對腸道下段的壓迫,常會引起便祕。便祕孕婦應注意飲食,每天清晨飲一杯開水,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以及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可使用緩瀉劑,如開塞露、甘油栓,但禁用峻瀉劑,也不應灌腸,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

  三、下肢肌肉痙攣

  主要指小腿腓腸肌發生疼痛性攣縮,孕期任何時期均可出現,夜間發作較多。可因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肢神經,疲倦、寒冷、不合理的體姿以及體內鈣、磷比例失調致神經系統應激功能過強所致。如為缺鈣,應有計劃地攝取牛奶,必要時補鈣治療,禁止濫用含鈣磷的片劑,以免加重體內鈣磷的不平衡情況。若為其他原因,首先應祛除病因,除此之外,熱敷患處,抬高下肢以及按摩腿部肌肉均可改善症狀。

  四、尿頻

  在妊娠12周之前,由於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會出現尿頻,隨著妊娠月齡增加,症狀會減輕;在妊娠晚期,由於胎先露的下降,膀胱受壓而再次出現尿頻。而某些孕婦在咳嗽、打噴嚏時會出現尿外溢,多是由於盆底肌薄弱所致。若尿頻同時出現尿急尿痛,應進一步檢查確定是否有尿路感染,如有感染,要注意孕期用藥禁忌。出現尿頻時,應耐心向孕婦解釋,減輕思想負擔,且囑咐孕婦不要因此而減少飲水量,以影響正常代謝。對於盆底肌薄弱患者,可指導孕婦作縮肛運動。

  五、下肢水腫

  多種原因可導致水腫:①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靜脈迴流受阻;②胎盤分泌的激素及腎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體內鈉水瀦留;③母體合併較重的貧血,血漿蛋白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④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生理性水腫常為小腿及踝部的輕度水腫,休息後可消退,而下肢水腫明顯,甚至發展到大腿、腹壁、外陰或全身,且休息後不能消退的考慮妊娠合併腎臟疾病、低蛋白血癥。對於生理性水腫,可通過①避免長時間站立,休息及睡眠時把腿抬高;②清淡飲食,多食利尿食物;③左側臥位,加強靜脈迴流;以減輕症狀,病理性水腫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六、腰背痛

  妊娠的任何階段都會出現腰背疼痛和坐骨神經痛,這是因為隨著妊娠子宮的逐漸增大,孕婦身體重心不自覺地前移,導致腰部和後背肌肉、韌帶負擔加重,並壓迫到坐骨神經。此外,過度勞累、緊張、長時間站立、彎腰或抬舉重物,也是腰背疼痛的原因。為了預防或減輕腰背疼痛和坐骨神經痛,孕婦應避免過度疲倦,坐位時,可以用墊子墊在背部凹處;盤腿坐勢可以有效的預防背部用力。對於疼痛嚴重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採用硬板床),另外,區域性熱敷,按摩也能適當緩解疼痛。

  七、痔瘡

  由於增大的子宮及妊娠期便祕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直腸靜脈壓升高,從而使痔靜脈曲張而出現痔瘡。孕婦會出現疼痛以及肛門出血,嚴重時會引起輕微貧血。除多吃蔬菜水果和少吃辛辣食物之外,通過溫水坐浴、使用緩瀉劑也可患者症狀。若出現因痔瘡慢性出血而引起的貧血,需補充鐵劑。若內痔脫出肛門,可以用手回納。

  八、靜脈曲張

  由於妊娠子宮壓迫腹腔,使下肢靜脈及盆腔靜脈迴流受阻所致,也可因孕激素的產生,使孕婦體內的血迴圈速度減慢所致。多發生於下肢,偶爾發生於外陰部。孕婦應增加臥床休息的機會,避免過久的站立,坐位時注意抬高腿部,以促進下肢血液迴流,也可以適當散步,加速迴圈,與此同時,腿部可使用彈性繃帶,而應避免穿緊口襪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