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又名移動性幼蟲疹(migrans)、幼蟲移疹、幼蟲移行症、面板遊走性幼蟲病、遊走性線狀表皮炎、潛行疹、沙蟲病、管道工癢疹等諸多名稱。系鉤蟲、蠅蛆、絲蟲及頜口蟲的幼蟲在人的面板移行掘進所引起的線狀損害。匐行疹好發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兒童,在我國東南部也有散發病例報告。夏季為好發季節,好發部位為手、足及小腿。糞中的蟲卵孵化成感染性幼蟲時,當人體特別是兒童接觸幼蟲時,即被其鑽入面板而發病。幼蟲侵入面板後數小時即出現症狀。開始區域性自覺微癢,亦於皮面,亦有呈條索狀者。在皮損處找到貓鉤蟲、犬鉤蟲,豬的頜口蟲、馬蠅、馬胃蠅等的蚴蟲,即可確診為匐行疹。
匐行疹的皮疹特點為紅色隧道狀、蜿蜒狀皮損,各種幼蟲有特有的皮疹特點,可有紅斑、丘疹、丘皰疹、結節等非特異皮損及繼發疹,皮疹可持續數月。匐行疹患者約有1/3出現暫短性肺部浸潤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在痰內偶見鉤蚴。少數患者可出現失眠、體重減輕及精力不集中。
血嗜酸粒細胞通常增多。肺部短暫性浸潤可借肺部X線檢查顯示出來。
匐行疹的病理:動物幼蟲對人體不能適應,在人體內一般不能發育成熟,多停留在幼蟲階段。因此,在人體內無成蟲或蟲卵可見;同時,幼蟲也不能達到其正常寄生的部位,而在移行經過的組織和器官內產生異位性病變。其在面板內通常穴居於粒層或棘層,隧道附近的面板內特別是在血管周圍有慢性炎症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線蟲蚴在面板內移行位置稍深,但炎性反應基本相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