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副主任醫師 王清賢

  人體健康與四季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中醫歷來提倡“四時養生”。怎樣讓自己的身體節律趕上季節匆忙的變換?三類體質者最不耐暑由於氣溫忽上忽下,不少人近來覺得特別疲勞乏力、氣短、懶動、食慾不振、口乾、咽痛。

  中醫認為,夏季是人體陽氣最盛的季節,氣血執行非常旺盛。由於今年的春季很短暫,上週一度出現了高溫天氣,在人體內藏了一冬的陽氣沒有經過緩慢的舒展,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升發至體外,新陳代謝突然加快,容易導致陽氣外洩,內傷陰津,尤其是氣虛質、陰虛質和痰溼質這三種體質的人群,最容易出現上述表現。

  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9種。氣虛體質的人往往元氣不足,容易感到疲乏、氣短、自汗等;陰虛體質的人經常有口燥咽乾、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溼熱體質人群由於體內的溼熱較重,會表現為面垢油光、口苦、舌苔黃膩等。這三種體質的人一般都不耐暑,最難適應突然而至的高溫,體質的偏頗也容易加重,因此最近要特別注意調整飲食、生活習慣。

  為了幫助上述三種體質者更好地適應即將到來的夏季高溫,推薦瞭如下具有一定食療作用的茶飲和食物。

  1、清暑益氣湯。組成:西瓜皮、西洋參、荷葉、淡竹葉、黃芪。功效:清暑邪,益氣。適用於神疲乏力、自汗、氣短、懶動、食慾不振等病症。

  2、解暑清咽茶。

組成:白菊花、胖大海、金銀花、百合。功效:清熱潤肺,清咽利喉,解暑清心。適用於口乾、咽痛、失眠等病症。

  3、綠豆粥。組成:綠豆、大米。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潤養肺經。適用於食慾不振、口乾、咽痛等病症。

  4、絲瓜茶湯。組成:絲瓜、綠茶、鹽。功效:清暑解熱,生津止渴。適用於暑熱口乾、飲食減少、疲勞體乏、兩眼紅赤等病症。同時有輕身防胖的療效。

  初夏飲食五點建議除了上述食療方法外,日常飲食也應該順應夏季的到來,做出相應的調整。

  1、清淡不等於全素。由於入夏後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上飲水較多,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淡胃酸,導致消化功能減弱,因此夏季飲食應清淡一些,少吃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並不等於拒絕葷菜。蔬菜中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生素,但缺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要保證葷素搭配,適當攝入一些瘦肉、蛋、奶、魚以及豆製品,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不要做得過於油膩。

  2、多吃養心安神之品。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鹹魚、鹹菜等過鹹的食物。

  3、適當“吃苦”。

中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夏季適當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天熱出汗較多,一些帶苦味的飲料,比如啤酒、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別太貪涼。很多人在入夏後容易出現各種胃腸道問題,一方面是由於入夏後人體胃口自然變差,消化功能減弱;另一方面,天熱後,人們不免喜好冰寒的食物,但過分貪涼很容易使腸胃受不了突然的低溫刺激,影響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老人、兒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尤其需要注意,從冰箱裡取出來的食物,最好不要急著吃,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5、別用飲料代替水。初夏天氣往往比較乾燥,人體每天的進水量應達到2000到24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飲料不能代替水,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喝太多反而會影響消化和食慾。適當午睡最養人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的消耗增大,很容易出現疲勞感。保持充足的睡眠對人體適應高溫天氣、提高工作、學習效率非常重要。

  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應做到起居有規律,夏季日長夜短,為了順應這種自然變化,可適當晚睡早起;其次應注意臥室通風、涼爽。特別提醒,初夏季節的夜間尤其是這幾天天氣還較涼,過早啟用空調或者開著電風扇睡覺,特別容易引發感冒。再次,要保持平靜的心境,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心靜自然涼”。最後,夏季適當午睡,能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利於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方法。運動出汗太多並不好進入夏季後,人體的運動量不宜過大、過於劇烈,最好以運動後少量出汗為宜。中醫認為,夏季本來出汗就多,一旦運動量過大、出汗增多,很容易損傷心陰。最簡單易行的運動,就是在涼爽的傍晚或夜裡慢跑、散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