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肌張力高
肌張力是維持身本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並表現為多種形式。如人在靜臥休息時,身體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張力稱靜止性肌張力。軀體站立時,雖不見肌肉顯著收縮,但軀體前後肌肉亦保持一定張力,以維持站立姿勢和身體穩定,稱為姿勢性肌張力。肌肉在運動過程中的張力,稱為運動性肌張力,是保證肌肉運動連續、平滑(無顫抖、抽搐、痙攣)的重要因素。而肌張力高則表現為:下肢伸直、內收交叉、呈剪刀狀。
如何判斷寶寶肌張力
肌張力高判斷方法:3個月以前,把寶寶放在床上,雙手上舉要接觸到床,往外開啟也要接觸到床,雙手胸前交叉,要手肘相碰。把寶寶的腳向外打,看能開啟多少度,90度以內,肌張力高嚴重,120度以下90度以上,肌張力高輕微。把寶寶的雙腳捏住往上提,屁屁不能離開床面,看腿能抬多高(抬時腿是直的不能彎),110度以上正常。握住寶寶腳腕,輕輕向上推腳,使腳面儘量靠近小腿。如推不動或抵抗強烈,顯示肌張力高。3個月以後,除以上情況,把寶寶放在床上,捏住雙手把拉坐起,如果頭還往後仰就顯示肌張力高。4個多月的嬰兒站在大人腿上時會跳躍,肌張力高嬰兒只會直直地站著,且用腳趾使勁的陷進大人肉裡。俯臥不能抬頭。
如自己判斷疑似肌張力高最好去醫院兒科或康復科做全面檢查。如有必要(特別是出生時腦部缺氧嬰兒),做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看看腦部是否異常。
寶寶肌張力高危害大,輕的導致肌肉生長不均勻,重的導致走路姿勢異常,如內八字或X腿,甚至撅屁股走路。所以,肌張力異常的應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通常寶寶3個月應能體檢發現,4個月以內的治療成為早期干預,一般治療效果好,好轉迅速,能徹底治癒,不影響以後運動發展。最晚應在一歲半以前予以糾正治療。治療方法:主要以按摩和康復訓練為主,輔助以游泳治療、電療等。如腦部受損明顯應鍼灸或打腦活素針治療。
家庭護理:天天堅持嬰兒被動按摩操,上舉、平舉和胸前交叉雙臂練習、雙腿輪流蹬車輪式練習、手握腳踝轉動腳和腿腳面貼小腿練習。注意應拿捏力度,動作要輕柔,切勿用力過度傷到嬰兒骨頭。可以在練習的同時放舒緩輕音樂,幫助嬰兒放鬆。常給嬰兒洗澡和游泳有很強的肌張力的發育過程表現為新生兒時期屈肌張力增高,隨著月齡增長肌張力逐漸減低轉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嚴重的痙攣性腦癱,在6個月以內肌張力增高並不明顯,有時
造成診斷困難。但一些嚴重的痙攣型腦癱患兒仍可在6個月以內表現出肌張力增高。
痙攣性腦癱肌張力增高表現為"折刀式",但需注意在檢查時如反覆連續多次屈伸肢體,則"折刀"的感覺逐漸不太明顯。手足徐動型在l歲以內往往無肌張力增高,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表現出來,常呈"齒輪狀"或"鉛管狀"。強直型表現為"鉛管狀"肌張力增高。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不增高,肌張力低下型則表現為肌張力低下,關節活動範圍增加,但腱反射活躍或亢進。
檢查肌張力時要注意,一些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的患兒,由於關節攣縮,以致關節活動受限,不要誤認是肌張力增高。
姿勢異常
腦癱患兒異常姿勢多種多樣,與肌張力異常及原始反射延遲消失有關。
1、俯臥位。由於緊張性迷路反射延緩消失,嬰兒時期(3~4個月以後)表現為俯臥位時屈肌張力明顯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於頭部;或不能抬頭,雙上肢不能支撐軀幹,肩部著床,臀部高舉;或上肢內旋、屈曲,兩手握拳,下肢伸直,內收內旋,足尖朝內;也可表現為一側異常,一側上肢肘關節屈曲、腕關節屈曲,圖中所示為左側受累。
2、仰臥位。也受緊張性迷路反射影響,頭後仰,下肢伸直,有時呈角弓反張姿勢。由於不對稱頸緊張反射持續時間延長(正常小兒4~5個月時消失),表現為頭轉向一側時,枕部的一側上肢及下肢呈屈曲狀,面部一側上下肢伸直。有時呈Mom反射狀姿勢。有時呈雙下肢伸直。四肢肌張力低下,仰臥位時腕、肘、肩、髖、膝、踝等關節均可同時平置於床面,呈青蛙仰臥狀
3、由仰臥位。牽拉成坐位小兒仰臥位,檢查者握住小兒雙手,緩緩從仰臥位拉成坐位,觀察在牽拉過程中姿勢的變化。正常小兒4~5個月時頭即不再明顯後垂,兩上肢能主動屈曲。3~4個月以後的腦癱小兒可表現為軀幹拉起,但頭後垂;一側下肢伸直,足跖屈;雙下肢均伸直伴足跖屈;一側上肢正常,呈屈肘動作,另一側伸直;牽拉時不經坐的過程直接成為直立姿勢;頭極度後垂,嵴柱背屈。
4、直立位。正常3~4個月的小兒當扶其腋下呈直立懸空位時,表現為雙下肢屈曲,6個月扶成直立位時,下肢能支援體重。腦癱小兒直立懸空位時往往兩下肢內旋、伸直、足尖下垂,兩下肢由於內收肌張力增高表現為兩腿交叉呈剪刀狀。腦癱小兒直立位時,頭、嵴柱、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髖腰部側彎;或表現為兩大腿內旋,膝半屈,下肢呈X形,足尖著地。
手足徐動型及共濟失調型表現與痙攣型不同,在第一年內,常安靜躺著,幾乎沒有自主運動,仰臥位時其姿勢與痙攣型相反,表現為下肢屈曲,髖外展,踝背屈。抱起呈直立位時,能控制頭在正中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