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位於腎臟的前上方,能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救命激素以及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和性激素等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激素。一旦腎上腺的某一部位發生腫瘤,相應部位的激素就會分泌紊亂,從而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有10種腎上腺腫瘤可以囊變。
這10種腎上腺腫瘤可囊變
一、腎上腺囊腫
腎上腺囊腫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壁薄而光滑,囊內容物一般為液體成分。CT表現多呈均勻低密度,MRI呈均勻長T1、長T2訊號,訊號隨囊內容物變化而改變,如囊內出血,T1、T2可均為高訊號;增強掃描囊壁及囊內無明顯強化。而假性囊腫或真性囊腫合併感染時囊壁可較厚,增強掃描囊壁可強化。可見斑點狀、弧形鈣化,囊壁鈣化。囊壁或囊內的鈣化對於腎上腺囊腫的定性診斷較具特徵性,尤其是囊內鈣化是真性腎上腺囊腫較可靠地徵象。
二、腎上腺囊性淋巴管瘤
腎上腺囊性淋巴管瘤由擴張的淋巴管組成,含有淋巴基質和光滑的內膜。CT表現為囊狀低密度影,可見間隔,約15%的淋巴管瘤囊壁可見針狀、斑塊狀、短棒狀及形態不規則的鈣化;增強掃描特別是延遲掃描可清晰顯示間隔。囊性淋巴管瘤CT值取決於囊液中的成分,如果囊內含有較多脂質時,則密度相對較低,而囊液中含蛋白較多時密度相對較高。
三、腎上腺畸胎瘤
腎上腺畸胎瘤是源於胚胎的殘留腫瘤,多含有2個或3個胚層組織,囊腫主要由角化物、軟骨、牙齒、皮脂和毛髮等組成。鈣化是腎上腺畸胎瘤的特徵性CT表現,多表現為斑點、弧形或蛋殼樣鈣化。脂肪密度或訊號是另一典型影像學表現。增強掃描實質部分輕度強化,腫塊包膜及分隔強化明顯,囊性部分無強化。
四、腎上腺血腫
腎上腺血腫有外傷性和非外傷性原因。最初血腫CT表現為高密度,CT值為50~90HU。隨著血腫的吸收,隨訪通常可以發現密度逐漸降低接近水樣密度。腎上腺血腫的MRI表現可以反映血紅蛋白從急性到慢性降解的演變過程。血腫急性期在T1WI和T2WI上均呈不均勻訊號,在T2WI上訊號常較低,這是因為與細胞內脫氧血紅蛋白有關。約1周後,亞鐵血紅蛋白氧化變成高鐵血紅蛋白,血腫在T1WI和T2WI上均呈高訊號。良性血腫影像隨訪血腫會逐漸縮小。如果血腫沒有完全吸收,影像學特徵類似囊腫,增強掃描沒有強化,但是當血管纖維包裹形成後可以出現周圍環狀強化。
五、良性嗜鉻細胞瘤
良性嗜鉻細胞瘤腫瘤多為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清楚,瘤內常伴出血、壞死及囊變,血供豐富;惡性嗜鉻細胞瘤形態多不規則,實性成分多,瘤內壞死區亦不規則,邊界模糊,侵犯周圍器官。CT平掃表現為腎上腺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有完整包膜的腫瘤,直徑多為4~6cm,密度均勻或不均勻,中央更低密度區為壞死所致,實性成分動脈期顯著強化,靜脈期、延遲期持續強化,壞死、囊變區無強化呈低密度。MRI訊號不均勻,T1WI呈等或稍低訊號,類似於肌肉;T2WI多表現為不均勻低、中、高訊號。
六、腎上腺皮質腺瘤
腎上腺皮質腺瘤是腎上腺皮質的良性腫瘤,分為功能性和無功能性。腺瘤內大量的細胞內脂質在化學位移影象上相應地訊號強度衰減,可用來對腺瘤內脂質進行定量測定。
七、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組織,多發生在兒童,大約60%的患者年齡<2歲。CT表現腫瘤通常較大,邊界不清,密度不均,瘤內常有出血、壞死及無定形的粗糙鈣化。腫瘤包繞血管、侵犯脊柱旁肌肉和神經孔比較常見,但血管侵犯少見。T1WI腫瘤訊號略低於肝臟和腎髓質,T2WI腫瘤訊號高於肝臟,與腎臟訊號近似。腫瘤內訊號不均勻是由於瘤內出血和壞死造成。
八、腎上腺皮質腺癌
腎上腺皮質腺癌是一種罕見的侵襲性惡性腫瘤,好發於兒童及30~50歲,發病年齡呈雙峰。CT表現為巨大腫物伴有中央壞死區低密度,腫瘤呈分葉狀,邊緣不規則,通常直徑>6cm,可侵犯鄰近器官和下腔靜脈,腫瘤密度不均勻,瘤內常有出血、壞死,腫瘤中央區域常見沙粒樣鈣化,非壞死區平掃CT值45~75HU,密度較高,壞死部位CT值15~20HU,增強掃描腫瘤實質部分動脈期迅速不均勻強化,而延遲期持續強化,強化特點為“漸進式”,而非“快進快出”。這是因為腫塊體積巨大,血供豐富,腫瘤瘤巢之間存在大量血竇樣間質成分,故而呈漸進式強化。
九、腎上腺神經纖維瘤
腎上腺神經纖維瘤是來源於間葉組織的良性腫瘤,可以發生在神經末梢或沿神經幹的任何部位,面板及皮下組織較多見,發生於腎上腺較罕見。
十、腎上腺轉移瘤
腎上腺是轉移性腫瘤最常見的部位,屍檢中近1/4惡性上皮腫瘤患者有腎上腺轉移。常見原發腫瘤包括肺癌、乳腺癌、腎癌和黑色素瘤。轉移瘤體積較大,大多數>2cm,邊緣不規則,常有壞死,並侵犯周圍結構,腫瘤的同側常不能見到正常腎上腺,CT及MRI密度、訊號不均勻,T2WI腫塊實質訊號強度近似脾臟訊號,增強掃描腫瘤明顯強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