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常規檢查中,一旦發現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範圍,就表明有貧血的現象,它是判斷貧血的重要參考值,當血紅蛋白小於11克/分可判斷為貧血。那麼,血紅蛋白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因體內缺乏鐵元素引起低色素性貧血,正常人體制造血紅蛋白的鐵主要來源於衰老紅細胞破壞後釋放的鐵,而鐵的吸收和排洩量很少。一般飲食中的鐵已足夠補充人體的需要,不易發生缺鐵現象。
因此,導致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缺鐵性貧血一般會表現為血紅蛋白偏低,常見的原因是飲食中缺乏鐵造成的。鐵攝入量不足直接影響血紅蛋白生產,因此會導致血紅蛋白分子生產過程中出現重大故障。這無疑會造成血紅蛋白質水平偏低。
2、婦女貧血除鐵營養補充不足外,也與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內膜出血、子宮內建節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產等因素有關;失血過多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下降。
3、此外還有疾病,如慢性腸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瘧疾、腸寄生蟲感染(蛔蟲、鉤蟲、絛蟲)及包括艾滋病在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貧血的原因。
4、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中,營養不良是其中一個最常見因素。很多營養素缺乏會直接影響血紅蛋白數量,如維生素不足(特別是B12)。這種問題最常見於孕婦和飲食不當的女性(缺乏葉酸,維生素和礦物質)。
由此可見,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營養均衡,不要偏食,節食,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此外,如果血常規發現血紅蛋白或者是紅細胞數值偏低,不要盲目判斷為缺鐵性貧血。貧血的種類很多,不同型別的貧血對人體危害程度不同,對應的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一旦發現血紅蛋白偏低,要查明貧血的原因,確定具體的病情,再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人體經常因為一些原因而貧血,體內血紅蛋白低,患者就會產生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現象,甚至還可能併發其他疾病,因此,貧血的患者要及時改善自身狀況,除了治療外,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補血。那麼,患者該吃些什麼呢?
常見有助於補血的飲食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大棗補血
中醫歷來認為大棗是補血佳品,這裡所說的大棗實際上是幹棗。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能促進鐵的吸收,對改善貧血有益。而幹棗中的維生素C損失較多,比鮮棗中的含量少90%以上。同時,大棗雖然含有鐵質,但含量並不高。由此看來,食用幹棗達不到補血的目的。其實,中醫所說的“補血”指的是“補氣血”而不是糾正貧血。有些人儘管化驗不貧血,但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表現,中醫辨證就屬於氣血虛,吃大棗能改善症狀,調理身體。
2、菠菜補血
菠菜中的鐵含量不高,僅有鴨血的1/10,而且吸收率很低,只有2%左右,也僅僅達到鴨血的1/10,通過吃菠菜補充鐵質效果不理想。但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準媽媽補充有利於胎寶寶的健康。
3、蛋奶補鐵
蛋類和奶類也不是鐵的良好來源。蛋類鐵含量不高,又因為含有卵黃高磷蛋白,會干擾鐵質的吸收,吸收率僅為3%,所以吃蛋類補鐵效果不佳。奶類是“貧鐵”食物,鐵含量非常低,而且吸收率也不高。
4、黑木耳補鐵
乾製的黑木耳鐵含量的確非常高,甚至超過鴨血的3倍。可是準媽媽在吃黑木耳時,需要先經過水發,這樣黑木耳的重量會增加6~8倍,相當於鐵含量減低到原來的1/8~1/6,含鐵高的優勢幾乎沒有了,而且還有吸收率低的問題。
5、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蔔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蔔,我個人的做法是把胡蘿蔔榨汁,加入積安堂棗花蜂蜜當飲料喝。
溫馨提示:血紅蛋白偏低,貧血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及時補血,增強身體免疫力,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對於貧血患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