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骨病外科 副主任醫師 汪滋民

  大多數人對於“脫臼”不以為意,認為像電影裡演的一樣,只要自己“咔嚓”一下掰回去就沒事了。其實,肩關節每脫位一次,關節就受傷一次,不但會造成盂脣韌帶或肩袖肌腱的進一步撕裂、關節囊鬆弛、關節軟骨磨損或剝離掉落,甚至會造成骨質破壞和骨折,最終肩關節骨性關節炎很早就發生。反覆肩關節脫位的患者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和大部分的體育運動,可以說,對患者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關節脫位復位後應重視

  年輕人容易習慣性脫臼,研究表明:發生初次脫位時年齡越小,就越容易復發。比如,<20歲發生肩關節前脫位後,再次脫位的可能性高達90%,其再脫位的發生風險是>20歲的患者的12.7倍!因此可以這麼說:年輕愛運動的人群,一旦發生肩關節脫位,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變成習慣性脫臼的機率非常大!因此肩關節初次脫位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復位後仍需進一步治療,主要措施包括:復位後拍片排除骨折、肩袖損傷等併發症;佩戴肩肘帶懸吊保護3-4周;相關肌群肌力功能鍛鍊加強穩定及肩關節活動度鍛鍊避免僵硬等。老年患者肩關節復位後如果仍舊疼痛,肩膀無力抬起,很有可能是肩袖撕裂,需要核磁共振檢查證實,這部分病人往往需要接受微創肩袖修補手術才能恢復。

  為什麼肩關節會習慣性脫位?

  肩關節具有“頭大盂小根基淺”的特點,使得肱骨頭可大範圍活動,但同時也是其易脫位的原因。由於缺乏肩胛盂對肱骨頭的骨性包容,它的穩定性只能走“以柔克剛”的路子,更加依賴肌肉、盂脣和韌帶等軟組織。首先肩袖的四塊肌肉從前,上,後三個方向抱緊肱骨頭,它們的合力形成肱骨關節的淨作用力,這個淨作用力只要落在肩胛盂範圍內,肩關節就穩定,反之,肩關節就可能脫位。此外,肩胛盂周圍還附有一圈盂脣,並與關節囊韌帶相連線,形成中央硬,周圍軟的碗狀盂窩。

  正常情況下,關節囊封閉,內有少量關節液粘合,產生負壓吸住肱骨頭,即所謂盂肱吸力杯機制,其實和通馬桶的水拔子同理。肩關節初次脫位時,往往因為暴力導致盂脣和肩袖撕裂(盂脣的撕裂又稱Bankart損傷),甚至可將骨性肩胛盂也撕下一塊,形成骨性Bankart損傷,撕裂的盂脣關節囊複合體因為攣縮,常難癒合,形成前方永久裂口,或在肩胛盂前下方畸形癒合,吸力杯機制被破解,當肩關節再次外展外旋時,“盂肱關節淨作用力”很容易突破肩胛盂前下方薄弱處,導致複發性脫位。

  另外,脫位後的肱骨頭常卡在肩胛盂的前下方,肱骨頭的後上方和肩胛盂的前下方骨質互相擠壓,形成“對吻損傷”,即便復位後,仍舊殘留骨質缺失的“吻痕”,可謂是愛到刻骨銘心;反覆脫位的病人,吻痕會越來越深,醫學稱之為“雙極骨性缺損”,這種雙極骨性缺損的病人在肩關節活動時更容易發生肱骨頭脫出肩胛盂上的運動軌道(稱為肱骨頭“出軌off track”)而再次脫位。

  習慣性脫臼需要早期治療

  反覆肩關節脫位的患者,尤其是年輕人,運動員,愛好運動,合併肩袖損傷的老年人或特殊職業的軍人、警察,醫生通常建議儘早進行手術治療,治療越早,手術越簡單,效果越好。通過手術治療及正規術後康復鍛鍊,大部分病人都能重獲穩定的肩關節,最終重返運動或者工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