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臟病科 主任醫師 俞雨生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經過千年習俗的變化,由古代的一日二餐演變成當下的一日三餐。其實這個傳統的習慣變化時間並不長,文獻報道普通民眾也就是自解放後才開始適應一日三餐的。古代中國一般家庭只有朝食和哺食,由於那時沒有夜生活,基本上天黑就睡覺,也就沒啥晚餐或霄夜之說。有文獻記載中國人自民國以後才逐漸開始一日三餐的。隨著教育的普及,家中的學童們必須白天必須準時入學,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朝食和哺食了,家長們也不得不隨孩子們的生活節奏的變化而更改生活方式了。據說那時孩子們每天早上可以帶一個饅頭去學校,大人們慢慢的也和孩子一起吃點早餐,中午也改在和孩子一起吃午飯了。再後來,家裡有了電視,每天夜生活越來越豐富了,一日三餐固定了下來,有時看電視晚了,還能吃點夜宵。隨著大家嘴的放開,由口入引起的疾病日顯突出,如糖尿病、膽結石、腎結石、高血壓......於是,一日兩餐制再次被引起關注。

  著名作家及收藏家馬末都就撰文建議一日二餐制,其理由是:"人們現在每天三頓飯,上班的人早餐緊張,午餐條件不好的就湊合,晚餐自己做的話還累人,總之,對上班族來說,三頓飯都不盡人意。其實三頓飯的習俗是宋朝以後形成的,唐以前我們就吃兩頓,早上那頓叫“朝食”,晚上那頓叫“晡食”,韓愈詩中就感嘆過:朝食不盈腸,冬衣才掩髂。目前上班每天8小時,中間吃一頓飯,因為吃這頓飯至少浪費一小時時間,得不償失。如果吃兩頓,上午10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兩頭吃飯時間都寬裕,對身體也好,符合早吃飽、晚吃早的養生理念。每天6小時上班效率高,精力集中,不間斷就不浪費時間,晚上還能拉動社會消費,第二天晚起會兒也無礙,想想吃兩頓真是好處多多。

  1、於國家,提高就業率,每週30小時工作比40小時工作理論上提高25%就業,這樣緩解了由延緩退休帶來的就業壓力;

  2、提高社會消費水平,由此引發晚間消費會大幅度提高,緩解社會矛盾;於個人,吃兩頓營養足夠,吃三頓容易肥胖,疾病增多,影響壽命;

  3、個人時間增加,可以自由安排,比如學習,這樣會提高幸福指數。過去窮,三頓飯都是碳水化合物,動物蛋白攝入少,人容易餓,餓了沒精神;而今天大魚大肉大油,吃多了容易困,也沒精神,一般人午飯後都犯困,沒有效率;如果改為日食兩餐,國家提高了工作效率,百姓提高了生活樂趣,全民族的身體又好了,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

  當今醫學研究已經證明有些人一日兩餐非但未引起營養缺乏,反而因攝入蛋白質及其它高脂物質的減少,大大減輕了內臟的工作負荷,有益於避開一些疾病的發生。有研究表明,晚餐吃得過多,與糖尿病、脂肪肝、腸癌、肥胖以及高血壓和腎結石密切相關。我的觀點亦是如此,如果你本身肥胖併合並上述疾病,或有以上疾病家族史,不妨禁禁晚餐試試。

  如果一時半會兒無法控制的可以先做到以下幾點:

  1、定量而不暴飲暴食;

  2、提早吃晚餐,絕不去宵夜;

  3、晚餐多素食;

  4、晚餐少吃高熱卡、高鈣、高脂以及易脹氣食物。

  總之,學會吃好晚餐,向健康看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