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是常用的藥食兩用中藥,為歷代本草所重,並有生薑、乾薑、炮姜等之分。乾薑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中品,謂“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溼痺,腸澼下痢。生者尤良。”
生薑首載於《金匱要略》,記載了許多以生薑為名的方劑,如“當歸生薑羊肉湯”等。炮姜最早也記載於《金匱要略》,曰:“甘草乾薑湯方,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
現代普遍認為,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乾薑則為姜科植物姜的乾燥根莖,炮姜為乾薑的炮製加工品。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的功效,乾薑則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而炮姜擁有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的效果。
夏吃生薑,可不去皮
“冬吃蘿蔔夏吃薑”是一句民間諺語。“夏吃薑”之姜,多指生薑。中醫認為,春夏養陽。張仲景在《傷寒論·辨脈法第一》曰:“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小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夏季酷暑炎熱,人們貪圖涼快,喜吃冰喝涼,且長期待在空調房間,易傷脾胃,損傷陽氣,胃中虛冷,所以,要吃生薑來溫暖脾胃,幫助陽氣生髮。食生薑還可祛寒氣,也就少得胃脹、腹瀉之病了。
此外,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但對於那些口乾舌燥、大便祕結等屬陰虛火旺、體質偏熱的人,夏天吃生薑太多會動火動血,引起不適。因生薑有活血祛瘀、行氣破滯作用,故孕婦也不可多食。其實,生薑的溫性是體現在肉裡,生薑皮是涼性的。
所以,為了防止夏天吃生薑上火,記得要把生薑肉和姜皮一起吃。有人認為,爛姜不爛味。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由於生薑腐爛後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黃樟素,可以導致肝癌和食道癌的發生,故不要食用爛掉的生薑。
學做兩款生薑藥膳
1、子姜燜鴨
材料:番鴨半隻,子姜150克,適量老抽、生抽、糖等。
做法:番鴨半隻洗淨後斬件,用沸水焯一下,撈起瀝乾水;子姜150克洗淨切片。先將鴨肉入鍋炒幹水,鍋內再放油燒熱,將鴨肉炒香推至一邊,再加少許油,將子姜、蒜蓉爆香,與鴨肉一起翻炒片刻,加適量老抽、生抽、糖、水和少許米酒;加蓋,中火燜至鴨肉軟熟,最後加鹽調味,勾芡裝碟即可。
子姜燜鴨是一道非常適合夏季的時令菜。子姜是含有姜芽的嫩姜,口感清冽脆嫩,辛而不辣,可以止嘔消噯、發汗解表。鴨肉滋陰補虛、利尿消腫、健脾清暑,民間就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子姜和番鴨的搭配,無論營養還是口感都屬經典,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滋陰養胃的功效。
2、紅糖薑茶
材料:紅糖30克,荊芥10克,蘇葉10克,生薑3片。
做法:先將荊芥、蘇葉、生薑同放入砂鍋內,加入500毫升清水,用武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煎煮20分鐘,然後加入紅糖,待糖溶化即可。分兩次服用,每日兩次。趁熱喝下,蓋被出汗後即愈。
中醫認為,辛溫之物有發散的特性,當外來的邪氣還在肌表,辛散發汗容易使表邪隨汗而出,病也就會隨之而解。所以,若月經後的風寒感冒,用此方效果較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