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 陳善聞

  泌尿系統腫瘤以「膀胱腫瘤」的發病率最高,但是比不得“肺癌、肝癌、胰腺癌等”來的凶險,而且其中一部分還屬於良性病變,所以正確區分「膀胱腫瘤」的“良、惡性”就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因為良、惡性腫瘤的治療方式、預後、生存時間存在巨大差異。

  一、良、惡性「膀胱腫瘤」的區別

  1、名稱

  大家通常所說的“癌”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但嚴格意義上說“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如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等,而一些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但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

  2、特性

  良性「膀胱腫瘤」特徵:

  (1)生長方式:良性腫瘤是指機體內某些組織的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呈膨脹性或外生性生長,似吹氣球樣逐漸膨大,生長比較緩慢;

  (2)性狀、邊界與包膜:由於瘤體不斷增大,可擠壓周圍組織,但並不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內,瘤體多呈球形、結節狀,周圍常形成包膜,因此與正常組織分界明顯;

  (3)質地與色澤:質地與色澤接近正常組織;

  (4)侵襲性:一般不侵襲,少數區域性侵襲;

  (5)轉移性:不轉移;

  (6)復發:完整切除,很少有復發;

  (7)危害:機體分化成熟,對機體危害小。

  惡性「膀胱腫瘤」它具有過度增殖的特性,生長速度快,腫瘤細胞可出現區域性浸潤,遠處轉移,預後較差,危害大。

  術前常規的尿、血檢查,泌尿系統彩超及CT檢查基本可明確膀胱佔位性病變,但是無法確定腫瘤性質,除有典型症狀的嗜鉻細胞瘤等少數腫瘤可於術前明確診斷外,大多數腫瘤的最終確診主要依靠術後病理診斷。

  3、組織學來源

  「膀胱腫瘤」可來源於上皮組織和非上皮組織(間葉組織)。

  97%的「膀胱上皮性腫瘤」:良性腫瘤包括尿路上皮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乳頭狀瘤、息肉和腺瘤等;惡性腫瘤包括尿路上皮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腺細胞癌、小細胞癌及轉移性癌,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為常見,佔膀胱腫瘤的90%以上,膀胱鱗狀細胞癌比較少見,佔膀胱腫瘤的3%~7%,膀胱腺癌更為少見,佔膀胱腫瘤的比例<2%。

  3%的「膀胱非上皮性腫瘤」主要來源於肌肉、血管、淋巴、神經等組織:良性腫瘤包括平滑肌瘤、橫紋肌瘤、血管瘤、纖維瘤、嗜鉻細胞瘤及脂肪瘤、粘液瘤、骨瘤等;惡性腫瘤包括平滑肌肉瘤、橫紋肌肉瘤、癌肉瘤、惡性淋巴瘤、惡性黑色素瘤、纖維肉瘤、骨及軟骨肉瘤等。

  4、發生率

  不少人關心膀胱良性腫瘤機率,膀胱腫瘤有良性的,但是機率不是很大的,膀胱良性腫瘤所佔比例<10%。

  5、預後生存期

  預後生存期的判斷需要綜合患者整體情況,包括腫瘤分期(大小、形態、數目、是否原位癌、自然病程、組織分型等等)、治療方案等。

  二、良性「膀胱腫瘤」種類及診治意見

  總結了一些良性「膀胱腫瘤」及其診斷方法和治療對策,如下:

  1、膀胱內翻性乳頭狀瘤

  在臨床上為較為少見疾病,此病多發於膀胱三角區,多是慢性炎症刺激引起區域性上皮異常增生所致,治療方式多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或鈥鐳射剜除術,只有在腫瘤較大時採取開放性手術,膀胱內翻性乳頭狀瘤為良性疾病,無需膀胱灌注治療,但是由於其存在惡性變的可能,因此需要定期隨訪。膀胱內翻性乳頭狀瘤的複發率為1%~7%,且多以尿路上皮癌的形式復發。

  2、膀胱平滑肌瘤

  它是最常見的非上皮來源的良性腫瘤,多數患者伴有子宮平滑肌瘤,發病率佔膀胱腫瘤的0.04%~0.5%,中青年女性好發,分為黏膜下、膀胱壁間和膀胱漿膜下,黏膜下最多見佔63%,常位於膀胱後壁。多以排尿困難首發,可伴有血尿、下腹部腫瘤、骨盆疼痛及壓力性尿失禁等。治療可行經尿道電切術、腫瘤剜除或膀胱部分切除術。該病預後良好,偶有惡變病例。我們認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防止梗阻導致的一系列併發症,是治療該病的關鍵。

  3、膀胱血管瘤

  其發病率在膀胱非上皮良性腫瘤中佔第2位,以海綿狀血管瘤多見,此外還有毛細血管型和動靜脈型,發生部位多在膀胱前壁、三角區及膀胱頂部,臨床表現多為肉眼或鏡下血尿,病理活檢可以明確診斷,但活檢前應做好手術準備,以防腫瘤破裂大出血。治療小腫瘤通常採用經尿道電灼、電切或鐳射治療,大腫瘤需行膀胱部分切除術,預後良好。

  4、膀胱纖維瘤

  膀胱纖維瘤較少見,來源於膀胱壁的纖維組織,顯微鏡下分為硬性和軟性瘤,前者以纖維組織為主,表現為纖維組織細胞瘤,後者可呈纖維脂肪瘤、血管脂肪瘤等形式表現。臨床表現及膀胱鏡下檢查與膀胱平滑肌瘤基本相同。治療與膀胱平滑肌瘤相同,預後好。

  5、膀胱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

  約佔膀胱腫瘤 0.06% ~ 0.33%,好發於膀胱三角區,好發年齡為30~40歲,組織學上起源於膀胱壁副神經節細胞,佔全身嗜鉻細胞瘤發生率的1%。症狀典型者出現與排尿有關的血壓變化、間歇血尿及發作性高血壓三聯徵,表現為排尿時血壓升高、頭痛、心悸及 大汗,甚至暈厥,數分鐘後症狀可緩解,約半數患者可出現間斷性肉眼血尿。主要是原因為膀胱充盈過程中或手術操作時刺激瘤體,導致兒茶酚胺分泌量增多,出現面色蒼白、出汗、脈快、頭痛等表現。待膀胱排空後刺激變小,症狀逐漸緩解。症狀出現時血、尿中兒茶酚胺、尿中香草基苦杏仁酸(VMA)顯著升高。膀胱嗜鉻細胞瘤大部分為良性,少數惡性,對腫瘤細胞作流式細胞儀檢查及免疫組化(MIB-1)等檢查對良惡性鑑別均有一定價值,明確診斷需組織病理學檢查,但行膀胱腫瘤活檢時因有致死的危險,應避免使用。 腫瘤較小且突入膀胱者可考慮行TURBt 術,其餘以開放膀胱部分切除為主。術前須按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做準備,要求術前應用α、β受體阻斷劑,嚴格控制血壓後,擇期手術治療。

  6、膀胱腎源性腺瘤

  它是來源於中腎管殘留,為尿路上皮發生了類似末端腎小管組織潛在的細胞分化增值,常常伴腺性膀胱炎,多為單灶,可見於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移行上皮覆蓋部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斷段,男女均可發病,以中年男性多見,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常見原因包括尿路梗阻導致的尿動力學改變,膀胱結石等泌尿系統疾病以及經尿道腔鏡、膀胱灌注化療等醫源性原因,也有認為長期服用鎮痛類藥物存在患腎源性腺瘤的風險。該病無典型的臨床症狀,可有排尿困難、血尿、尿頻或尿痛等。由於肉眼與腺性膀胱炎、膀胱癌等無法區別,且有區域性高複發率,術前確診困難,常為術後病理所發現,常需要進行免疫組化才能確診。治療常採用經尿道內鏡,預後一般,認為惡變傾向,因此應加強複查。

  7、膀胱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到子宮腔以外的病變,是育齡婦女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生於30~40歲的婦女,但異位到膀胱者少見,膀胱子宮內膜異位症典型症狀為尿頻、尿痛、血尿,部分以排尿困難首發,症狀常在月經來潮之前出現,部分患者有盆腔手術史。手術治療應為首選方案,其中膀胱部分切除術為最合適的治療方法,如不能將異位黏膜完全切除,則複發率高。

  總之,膀胱良性腫瘤臨床少見,但是由於其本身存在造成尿路梗阻、血尿等臨床症狀,有些疾病存在惡變危險,術前確診率低,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超聲、CT及膀胱鏡檢+活檢綜合考慮,膀胱鏡下深部穿刺活檢可提高診斷率。但也有被誤診為腹腔或盆腔腫瘤,所以在臨床實踐中可與相關學科(普通外科、婦科等)聯絡,共同研究討論以減少誤診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