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症導致氣道高反應性,通常引起反覆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或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約3億人,近年來其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哮喘發病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類:遺傳,環境汙染(有機化學物質釋放的大量有害物質),過敏原影響(食物過敏原常見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類食物等,吸入過敏原包括塵蟎、動物皮毛、蟑螂等,花粉、真菌等室外變應原,及動物皮屑、植物蛋白、無機和有機化學物質等職業性致敏因素),藥物不合理運用,精神狀態(突然的情緒興奮、緊張失落、精神創傷或激烈爭吵等)等。
哮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典型的哮喘發作前有打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先兆症狀,如不及時處理,可逐漸出現胸悶、喘息,嚴重者可被迫採取坐位呼吸。這些症狀經常在患者接觸煙霧、香水、油漆、灰塵、寵物、花粉等刺激性氣體或變應原之後發作。若出現嚴重急性發作且救治不及時,則可能致命。
目前多數哮喘患者對哮喘的治療存在認識不足或認識誤區,調查發現哮喘控制率在3~10%,控制不好的哮喘患者可導致誤工、誤學,導致活動、運動受限,生活質量下降,並帶來經濟上或心理上的負擔。而規範化的治療可使80%的哮喘患者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生活質量改善,工作生活幾乎不受影響。
要想良好的控制哮喘,首先,患者要與醫生建立起合作關係,醫生要指導患者自我管理,對治療目標達成共識,制定個體化的書面管理計劃,包括自我監測、對治療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週期性評估、在症狀提示哮喘控制水平變化的情況下,針對控制水平及時調整治療以達到並維持哮喘控制。其次,要堅持長期治療,哮喘治療首先要得到控制,在哮喘控制以後不要急著減藥或停藥,以免哮喘急性加重,必須維持最好的控制狀態在3個月以上,然後在醫生的指導和嚴密的病情監測下減少藥物的劑量或種類。第三,要避免引起哮喘的觸發因素或誘發因素,即哮喘的發病原因。第四,要準確評估哮喘控制情況,建議記錄病情日記(如誘發的因素、發作的症狀、發作時間、發作地點和當時正在做什麼),堅持每天監測峰流速值(PEF),填寫哮喘控制測試問卷(ACT)。第五,要掌握藥物吸入裝置及使用方法,瞭解哮喘防治藥物知識。第六,平時要注意適度的體育鍛煉,加強營養,避免感冒、精神刺激或過度疲勞。總之,長期、規範、個體化的治療原則貫穿於哮喘治療的始終。
治療哮喘的藥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控制性藥物,每天都要規律使用,通過抑制氣道炎症來預防哮喘急性發作,用於哮喘的長期控制。這類藥物包括吸入型或全身用糖皮質激素,長效吸入型或長效口服β2受體激動劑,白三烯受體調節劑,緩釋或控釋茶鹼和抗過敏藥。另一類是緩解性藥物,用於哮喘急性發作時迅速緩解哮喘症狀。這類藥物主要是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可在3~5分鐘內起效,藥效持續約4個小時。
患者只有瞭解哮喘的發病原因、症狀、治療原則、治療藥物的特點,並正確評估自己的哮喘,避免接觸誘發因素,才能更好地與醫師配合,達到哮喘的良好控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