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喉炎好發於6個月-3歲的兒童。與成人相比小兒急性喉有其特殊性,易發生呼吸困難。主要原因有小兒喉腔較狹小,腫脹時易致聲門阻塞;小兒喉黏膜下組織疏鬆、淋巴組織和腺體豐富,炎症時易腫脹使喉腔變窄;小兒喉軟骨柔軟;小兒咳嗽反射較差,氣管及喉部分泌物不易排出;小兒對感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弱,炎症反應較重;小兒易發生喉痙攣等。
【病因】 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炎、咽炎;也可繼發於某些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及百日咳等。大多數由病毒引起,病毒入侵之後,為繼發細菌感染提供了條件。感染的細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
【病理】 病變主要發生於聲門下腔,炎症向下發展可累及氣管。聲門下腔粘膜水腫,嚴重者粘膜下可發生蜂窩組織炎、化膿性或壞死性變。粘膜因潰瘍可大面積缺損,表面有假膜形成者罕見。
【臨床表現】
1、全身症狀 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全身不適、乏力等。
2、 聲嘶 開始時聲嘶多不嚴重,隨著病情加重,聲嘶也逐漸加重。
3、咳嗽 常出現陣發性“空”“空”樣咳嗽(也常成為“犬吠樣”咳嗽)。
4、呼吸困難 隨著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現持續性喉梗阻症狀,如哮吼性咳嗽,吸氣性喘鳴。也可夜間驟然出現重度聲嘶、頻繁咳嗽、咳聲較鈍、吼叫。嚴重者吸氣時有鎖骨上窩、肋間隙、胸骨上窩及上腹部顯著凹陷,面色發紺或煩躁不安,呼吸變慢,晚期則呼吸淺快。若病情進一步發展,可有紫紺、冷汗、面色蒼白、呼吸無力,甚至呼吸迴圈衰竭、昏迷、抽搐、死亡。
【檢查】若全身條件允許,較大的、能配合的小兒可行間接喉鏡檢查,可見喉部黏膜充血、腫脹,聲帶變為粉紅色或紅色,有時可見黏膿性分泌物附著;聲門下黏膜因腫脹而向中間隆起。因小兒不能合作,臨床上很少進行喉鏡檢查。必要時進行血氧飽和度監測。
【診斷】 本病起病急、發展快,若診斷不及時會導致死亡的危險,故臨床遇到聲嘶、“空”“空”樣咳嗽的小兒應立即想到本病。若出現吸氣性喉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即可作出診斷。因小兒不合作,很少行喉鏡檢查。
【鑑別診斷】
1、氣管支氣管異物 多有異物吸入史,有劇烈嗆咳,呼吸困難和紫紺等症狀。胸部體格檢查、X線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 (詳見第四篇第二十一章)。
2、喉白喉 為白喉桿菌引起的傳染病,潛伏期1-7天,大部分2-4天。喉白喉常由咽白喉擴充套件而來。起病緩,乾咳聲呈犬吠樣,聲嘶,可引起吸氣性呼吸困難和喉喘鳴。本病咽喉部可見灰白色偽膜,附著於黏膜不易脫落,可在偽膜塗片和培養中找到白喉桿菌。
3、小兒喉痙攣 常見於較小嬰兒。吸氣性喉喘鳴,聲調尖而細;可有吸氣性呼吸困難;無犬吠樣咳嗽,無聲嘶。發作時間較短,症狀可驟然消失。
4、其他 應注意與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紅熱及腮腺炎等傳染病現相鑑別。
【治療】 小兒急性喉炎是可危機患兒生命的急症,一旦診斷,應立即採取有效措施,解除呼吸困難。治療的關鍵是解除喉阻塞,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
1、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 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用糖皮質激素減輕和消除喉黏膜的腫脹。可選用青黴素類和頭孢類等抗生素。根據病情,採用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
2、支援治療 包括給氧、解痙、化痰,超聲霧化吸入,經鼻給氧。注意全身營養與水電解質平衡,保護心肺功能,避免發生急性心功能不全。安靜休息,減少哭鬧,降低耗氧量、減輕呼吸困難。
3、氣管切開術 有重度喉阻塞,經藥物治療無好轉者,應及時行氣管切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