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到了,人們都喜歡到海邊衝個涼、避避暑、吃吃海鮮、哈點酒。殊不知,每年的夏季也是耳部疾患的高發期。專家提醒,夏季應該做好耳部保健。
1、感冒時避免潛水、游泳。因為人體的中耳腔和鼻腔後部之間有一個細細的管子相連,這個管子醫學上叫咽鼓管,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平常起著平衡中耳腔的氣壓、防止病菌入侵的屏障作用,一旦因為炎症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咽鼓管開放不良,而含氣的中耳腔因為氣體的減少就會變成負壓狀態,這樣就會引發中耳腔內積水,感覺耳悶、耳痛不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耳炎的症狀;
另外,感冒時鼻粘膜充血,鼻及鼻咽部分泌物增多,鼻塞較重,這時候如果潛水容易把鼻腔的炎症、細菌等經過咽鼓管而感染中耳腔,引起鼓膜急性充血,疼痛、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
2、耳堵及時就醫。多數人外耳道內有少許的耵聹,也就是俗稱的“耳屎”,一般不影響聽力。但少數人耳道內的耵聹分泌旺盛,耳道皮屑加上外界灰塵等慢慢蓄積,自身感知可能還不明顯,一旦耳內進水,這些耵聹就像遇水漲起的豆子一樣,加重外耳道閉塞並引起耳悶、耳脹痛不適。
3、耳癢、耳朵流“水”及時找原因。因為外耳道的隱蔽性,平常人們關注的不多,但外耳道內的面板是包被在軟骨、骨骼外面的,非常嬌嫩,神經非常敏感,除中耳炎可以流膿、流水以外,外耳道炎在夏季也是常見耳道流水的病因。有些人感覺耳癢難受,隨意找來牙籤、挖耳勺等在耳道內亂挖一通,導致外耳道炎症發作,疼痛難忍,舊恨新仇、苦不堪言。
其實,外耳道面板還會患“溼疹”,也就是面板過敏,表現耳道癢、耳道流水以及區域性面板色澤或外觀的改變,除了染髮劑等區域性接觸引起的外耳道溼疹外,這些問題還有“病從口入”的可能,海產品是很多人的喜愛,但因為海產品蛋白質豐富,會造成一部分人面板“過敏”,這樣,反覆發作的耳癢、耳朵流“水”就要忌口了。
4、水的溫差大時不要扎“猛子”。剛入夏時,湖泊、海洋的表層水溫高,深層水溫低,這種溫差在水下會與外耳道、耳膜部位的接觸,引起眩暈、噁心不適等反射,導致身體平衡功能失調。在這種溫差大的環境下,扎“猛子”就可能出現腿抽筋、耳平衡障礙、誤吸誤嗆的情況,引起生命危險。
5、水邊嬉水應有度。水邊嬉水時不要將水花朝人的耳朵方向去,水花夾帶著一定的衝擊波可能會造成耳膜的損傷和穿孔。
6、中耳炎患者更應做好耳部防護。中耳炎發作和耳內進水有密切關係的,況且海水、湖水不潔,有此類疾患的人,最好佩戴合適的矽膠耳塞保護。慢性中耳炎病人患病時間長,容易被人忽視,但病變仍是活動的、發展的,對身體的聽覺、平衡覺、味覺等也是有害的,應定期的到醫院複查、治療,平常保持耳道乾燥尤為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