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副主任醫師 陳海蓉

  1、嬰幼兒溼疹首次發病多集中在1~6 月齡(佔73.96%),0.5~3 歲佔26.63%,其中伴有消化不良者佔49.11%。這與嬰幼兒時期脾胃功能薄弱(不健全)、消化道黏膜保護屏障發育不全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脾胃功能的逐漸恢復,嬰幼兒溼疹可逐漸減輕至痊癒,但也有部分患兒可遷延至兒童期以至青春期。

  因此,幫助指導父母認識溼疹的危害性,尤其對那些有家族遺傳過敏史者,更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切不可存有僥倖心理而延誤病情。

  2、首次發病原因多數與母孕期及哺乳期飲食結構有關(佔71.10%),這部分母親產前為保證孩子出生後聰明健康,產後為保證乳汁的充足和質量,在產後的1 個月內大量食用魚湯、雞湯等,而正是這些“鮮濃湯”誘發或加重患兒症狀。可見,溼疹的表現雖在面板,而病位根源在中焦脾胃,脾胃功能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症狀的輕重。

  這些又恰恰證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常不足這一生理特點,提示我們對患有溼疹的嬰兒新增輔食應適當延遲到6~7 個月,且儘量避免食用易致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以減少或阻止溼疹的發生。

  3、調查發現,70.01%的患兒有家族遺傳過敏史,53.2%的患兒有個人過敏史(包括藥物、食物、花粉),說明這類患兒有先天性過敏素質。有關臨床報道顯示,患兒罹患溼疹後,往往易合併哮喘,因兩者同屬過敏性疾病,有遺傳傾向,家族聚集現象明顯,在同一患兒身上可發現多種過敏性疾病。國內外臨床資料統計顯示,哮喘患兒中曾患嬰兒溼疹者佔53%~55%,認為嬰幼兒溼疹是哮喘的前驅症狀。因此,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和積極預防嬰幼兒溼疹的發生十分必要。

  4、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①有家族及個人過敏史的嬰幼兒是溼疹發病的高危人群,應注意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②減少及避免與過敏原接觸,適當推遲新增輔食(蛋黃)的時間(至6~7 個月),母親在哺乳期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及腥發之物。

  ③積極預防,早期治療,合理用藥,避免復發。

  ④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在家長中普及溼疹的防治知識及發病後及時正確治療是防治嬰幼兒溼疹的關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