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又稱為睡行症,是以開始於慢波睡眠而引起在睡眠中行走的一系列複雜行為特徵的睡眠障礙。本病在普通人群裡發病率佔1%-5%,兒童多見,發病年齡為兒童會走路後的任何時期,首次發作常見於4-8歲之間,男童與女童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主要表現為:睡眠中坐起、至下地行走,持續數分鐘以上,甚至狂亂地企圖“逃跑”,難以喚醒,發作後自行回到床上或者躺在地上睡覺,醒來時常伴有短暫的意識和定向障礙,幾分鐘後即可恢復常態,醒後一般不能回憶,對日間生活及社會功能無明顯影響。
病因:本病與遺傳、神經發育、心理社會等因素有關。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此病,則子女發病率為45%,若父母雙方均有此病史,則子女發生率為60%。若兒童遭遇較嚴重心理創傷,本病在一段時間內可發作頻繁。另炎症發熱及剝奪睡眠等也可以增加睡行症的發作頻率。某些藥物如鋰鹽、奮乃靜等可加重發作。
輔助檢查:發作頻繁兒童,應注意完善多導睡眠腦電圖、甲狀腺激素監測、腦電圖、頭顱影像學及心理測試等檢查。
診斷:本病診斷需根據反覆發作的睡眠中起床行走等症狀,排出器質性疾病可診斷。
治療:本病常隨兒童發育成熟而逐漸消失。發作次數少,一般無需治療,需加強防護,注意避免意外傷害。發作頻繁者(每週發作一次及以上),可給予鎮靜等藥物治療。
注意事項:發作過程中不要試圖叫醒患兒,應注意引導其回到床上睡覺,隔日也不要告訴或責備兒童;若發作與心理因素相關,應注意清楚心理影響。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