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見到以肛門下墜感為主訴來就診的患者,有些患者不僅感覺肛門部有下墜感,甚至有時出現會陰部、小腹部的下墜感。有些人可能會在站立或坐著的時候有肛門墜脹感,平躺時症狀又消失了。甚至有些患者因為肛門下墜的感覺導致失眠、焦慮、坐臥不寧,嚴重影響工作生活。
為什麼會出現下墜感?是否需要就醫治療?又有哪些治療手段來消除這種討厭的症狀呢?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肛門下墜是怎麼一回事。
內痔
當內痔較重時可因粘膜的局部發炎、水腫等引起肛門下墜感,或當脫出的內痔不能回納時,可出現突發性的強烈下墜感。
由內痔引起的肛門下墜感常常症狀較輕,且跟痔瘡的發作時間相對應。這種情況下,在針對痔瘡行藥物或手術治療後,肛門下墜感隨即消失。
直腸粘膜脫垂
直腸粘膜鬆弛、堆積在直腸肛管內,可引起肛門墜脹感或排便不盡感,常見於老年人和長期便祕者。嚴重者出現直腸全層脫垂,即“脫肛”。此種情況導致的下墜感多伴有肛內腫物脫出、排便困難等,肛門鏡下檢查和造影后可明確診斷。
直腸炎
直腸粘膜充血水腫甚或糜爛,會刺激區域性導致肛門下墜感和排便次數增多等症狀。一般病程較長、反覆發作,病變程度輕重不一。
行結腸鏡檢查可以看到病變區域的腸粘膜充血、血管紋理不清,有明顯的炎症。可行栓劑或藥物灌腸治療,在區域性炎症被控制後,下墜感也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直腸癌
直腸癌病情較隱藏,在初期很難被及時發現。癌症後期的患者由於腫瘤的逐漸增大,會出現肛門下墜,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感,大便形狀變細等。應提高警惕,及時檢查。
肛竇炎
肛竇是肛瓣與相鄰兩個直腸柱下段之間共同圍成的開口向上的袋狀小窩,常有糞便積存,很容易發生細菌感染,產生炎症反應,肛隱窩炎是引起肛門下墜感最常見的原因,進一步發展可形成肛周膿腫。由肛竇炎引起的肛門墜脹感通常同時伴有肛門口疼痛、瘙癢或肛門內分泌物增多等,需要及時就醫,對症處理。
糞便瀦留
長時間不排便導致大量糞便堆積在乙狀結腸下段,壓迫腸腔,導致肛門下墜感、小腹或肛門部脹痛等,發生糞便瀦留時可有綠色腥臭糞水從患者肛門口排出,此時應急行灌腸或手法輔助排便以免發生腸梗阻出現危急症狀。
肛門直腸神經官能症
這種情況導致的肛門下墜感是最難以治癒的,卻也是最痛苦的。所謂神經官能症,即通過檢查未見患者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或者病變輕微、與患者的描述不相符。患者通常對疾病有自知力,痛苦明顯並且有強烈的求治慾望。病程較長的患者會因為這種如影隨形的下墜感導致抑鬱、或加重原有的焦慮情緒,從而越發地關注其“發病部位”,由此產生惡性迴圈。
對於這種功能性疾病,臨床上沒有一種確切的診療方案,通常需要結合患者的伴隨症狀綜合治療,溫水坐浴、區域性神經刺激、功能鍛鍊等,多管齊下,方可見效。常用的治療手段多以幫助恢復盆底肌肉群的協調運動為主,同時配合抗抑鬱藥物和心理疏導,解除或減輕患者焦慮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因素對於軀體的影響往往超出我們的認知,患者首先要有積極的治療態度,不要鑽牛角尖,放鬆心態,瞭解這種病症雖然難治但並不可怕,不給自己過重的思想負擔,才能在治療的過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