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精神心理科 主任醫師 龐宇

面對疫情很恐慌,心態放寬求平常;


自我監測應學會,生活方式要健康。


資訊接收控時長,合理措施把險防;


不良情緒難自抑,心理諮詢來幫忙。


——鈕文異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以來,傳染病疫情的發生勢必給民眾帶來緊張情緒。對於與病患有過密切接觸的人群,其焦慮、恐慌、易怒等情緒可能更加嚴重,甚至還可能出現盲目勇敢、拒絕防護,亦或後悔自責、過度保護等另一個極端情況。因此,疫情持續期間,適當對這類人群進行如下心理疏導甚至心理干預,對預防密切接觸者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與整體疫情防控工作都很重要。


1.理解接納負面情緒。出現緊張、焦慮、恐慌、易怒等情緒是自然的反應,不必過分強求自己保持鎮定,試著理解並接納這部分情緒。


2.保持積極平和心態。身處特殊時期,盲目勇敢、拒絕防護、拒絕居家觀察是不利於疫情控制的行為,應充分理解暫時的隔離是為了未來的健康,平和心態,積極面對,配合居家觀察。


3.學習自我健康監測。不過度自我懷疑或捕風捉影。如發現身體不適,並達到權威部門建議的就診標準,則及時做好防護,然後去醫院就醫。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規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合理飲食,注意營養均衡;適當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與家人或朋友電話溝通或通過網路線上交流。這些都有利於舒緩緊張等負面情緒。


5.控制資訊接收時長。儘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關訊息的時間,以減少因訊息超載帶來的心理負擔。不盲目從眾,不道聽途說而使自己心煩意亂。


6.獲取準確真實資訊。收集有助於準確判定風險的資訊,以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參考可以信任的訊息來源,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健康委或當地政府機構釋出的訊息。


7.尋求專業心理支援。若情緒持續變差,且無法控制,建議積極尋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幫助,尤其是心理援助熱線、網路心理諮詢及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渠道等。


審稿專家:

龐宇主任醫師

北京回龍觀醫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院長


社會職務: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精神心理專委會主任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科普專家

北京醫學會醫學科普分會副主任委員


指導單位:

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


參考資料:

1.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肺炎恐慌下,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附6個心理防護方案)》

2.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新型冠狀病毒大眾心理防護手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