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一種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臨床上,大約有一半的心衰患者在診斷出心衰的時候已經是重度心衰,而一旦發展為重度心衰,五年內死亡率接近百分之七十。其實,醫學發展到現在,對於心衰的治療已經進步很多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就能把傷害降到最低。今天我就就來認識下心衰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1、什麼是心衰?
心力衰竭簡稱為心衰,簡單來講是指心臟負擔過重到已不能完成它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從而引起心臟迴圈障礙的綜合性表現,
在這裡需要強調下,心衰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心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心衰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病,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和後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等。正常情況下,心臟的“代償能力”很強,也就是說,“潛力”很大。即使長時期增加一點負擔或短時間內增加較大負擔,也不至發生衰竭。所以心臟衰竭多見於較重的心臟病或病程較長的心臟病。
心衰根據發生的緩急,可分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短時間即發生的叫“急性心衰”,較長時間逐漸發展的叫“慢性心衰”。根據心力衰竭發生的部位可分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2、心衰有什麼症狀?
(1)急性心衰多見於急性左心衰:表現為突發的嚴重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煩躁不安並有恐懼感,呼吸頻率可達30~50次/分;頻繁咳嗽並咯出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心率快,心尖部常可聞及奔馬律;兩肺滿布溼囉音和哮鳴音。有些會出現心源性休克:低血壓收縮壓降至90mmHg以下、面板溼冷、蒼白和發紺伴紫色條紋;心動過速>110次/分,嚴重者醫師障礙、昏迷、酸中毒。
(2)慢性左心衰:運動耐力下降出現胸悶、喘氣、呼吸困難、不能平躺、咳嗽、咯血、或乏力而就醫,可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等多種形式。
(3)慢性右心衰:表現為慢性持續性淤血引起的各臟器功能改變,患者可出現厭食、消化不良、尿少、腹部或腿部水腫,還可發現心臟增大、頸靜脈充盈、肝大和壓痛、發紺、下垂性水腫和胸腹水等。
3、心衰到底危險嗎?
心臟的主要功能是向全身組織輸送足夠的血液,以供應正常生活的需要。如因心臟本身或與心臟有關的臟器如肺臟、肝臟、腎臟等的原因引起心臟負擔過重,開始心臟還能通過加快心率來代償,但在不斷努力代償後心肌變厚,心臟收縮的能力已不足以把血液送到全身組織時,就會引起全身一系列的變化,如呼吸加快、心臟擴大、肝臟增大、全身水腫、內臟瘀血等,若不及時搶救,勢必會危及生命。另外心衰是所有心臟病的終末期表現,需要考慮到原發心臟疾病的危害。尤其是急性心衰發作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或者就診急診科處理。慢性心衰也必須要看醫生,是否需要調整藥物或者住院治療。
根據美國著名的研究弗明翰心臟研究發現,心衰病人接近一半的人平均壽命為5-7年。心衰的死亡率不亞於腫瘤,尤其是有些重症心衰,病人的壽命甚至比5年還要短,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治療觀念的改善,病人生存率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