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病率高、危害大、治療棘手,備受醫患關注。
那麼,慢性乙肝能不能徹底治癒呢?
治療乙肝,關鍵是抗病毒,不抗病毒,僅僅保肝降酶,最終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慢性乙肝的治療目標分3個層次,第一是理想目標――“金牌”,即達到表面抗原血清轉換(表面抗原轉陰,表面抗體出現);第二是滿意目標――“銀牌”,即實現e抗原血清轉換,俗稱“大三陽”轉“小三陽”;第三是基本目標――“銅牌”,即抑制乙肝病毒複製,將病毒DNA水平維持在檢測限以下。
HBsAg轉陰且出現抗-HBs者,被認為是“乙型肝炎消退(RHB)”,或者說“治癒”。這是最理想的治療結局。但此金牌殊難摘取,大部分病例難以實現,只是治療目標之一,不可盲目地一概追求。同時應該指出,其中少數患者血清中仍可檢測到HBV DNA,其水平很低且呈間歇性,呈現“隱匿性(occult)”特點。就大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而言,比較滿意也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是實現HBeAg/抗-HBe血清學轉換。最基本最現實的目標是HBV DNA檢測不出、ALT水平正常、肝臟炎症恢復,目前的抗病毒治療很有把握達到這一目標。
不難發現, 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不同,並且各具一定的侷限性。也就是:基本而現實的目標不能令人滿意(特別易於復發);滿意的治療終點尚不夠理想(HBeAg血清轉換後有可能重新轉陽,也可以發生病毒變異轉化為HBeAg陰性的慢乙肝);理想的治療終點不太現實(能實現HBsAg消失和轉換的患者畢竟是少數)。但乙肝治療的進展還是顯著的,基本的目標容易達到,滿意的目標可以達到,只要達到上述目標就能夠阻止病情進展並步步好轉,甚至纖維化也可以逆轉,乙肝成為可以控制的疾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醫學界的探索已經令世人看到了“摘金”的曙光,乙肝表面抗原轉陰、達到理想治療終點的成功率比過去有所提高。
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乙肝抗病毒治療的根本目的,說到底,是為了預防肝硬化和肝癌,從源頭上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程序。臨床觀察表明,堅持抗病毒治療、血清病毒長期維持在檢測限以下,發生病情進展的可能性非常小,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率顯著下降。只要正確地抗病毒治療,無論達到哪一個層次的治療終點總會得大於失、利大於弊。當然這樣的目標不是半年、一年、兩年就能夠達到的,而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正所謂“長治久安”。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很難徹底清除的,從核苷/核苷酸類似物治療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長期動力學觀察可以得出結論:長期治療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目前國際上相關研究開始從替代終點(如病毒抑制、HBeAg血清轉換等)向治療結局(硬)終點轉折(如肝癌發生率、死亡)。我國十二五課題“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療新方案研究”的總體目標是降低肝硬化、肝癌及終末期肝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